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磷化氢浓度为2 mg·L-1条件下,测定了供试各品系试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值,并参照FAO推荐的熏蒸剂毒力测定方法对2014年采集的不同地区几种粉食性储粮害虫进行磷化氢抗性测定,了解害虫磷化氢抗性的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分析不同害虫品系的KT50值和LC50值的相关性,并在2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系的不同虫态试虫在100、200、300、400、500 mL/m3的磷化氢浓度下的完全死亡时间,旨在为害虫的磷化氢抗性监测和实仓熏蒸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通过磷化氢快速击倒试验测定的11个赤拟谷盗品系的KT50值范围为5.50~1160.00min;测定的6个锯谷盗品系的KT50值范围为3.52~72.21min;测定的1个杂拟谷盗品系的KT50值为6.57min。采用FAO推荐的磷化氢毒力测定方法测得11个赤拟谷盗品系的LC50值范围为0.0093~2.4617 mg·L-1,抗性系数(Rf)范围为1.0~273.5;6个锯谷盗品系的LC50值范围为0.0101~0.0548 mg·L-1,抗性系数(Rf)范围为0.8~4.6;1个杂拟谷盗品系的LC50值为0.0115 mg·L-1,抗性系数(Rf)为1.0。测定的3种害虫18个品系的LC50值和相应的KT50值的对应关系为:lg(LC50)=1.0236lg(KT50)-2.7341,相关系数为0.9761。不同虫种内不同抗性水平的成虫在不同磷化氢浓度下的完全死亡时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在100 m L/m3的磷化氢浓度下,完全致死赤拟谷盗ZJXSTc品系(Rf为1.0)、赤拟谷盗BJXNTc品系(Rf为5.9)、赤拟谷盗HNHKTc品系(Rf为130.9)、赤拟谷盗GDGZTc品系(Rf为273.5)、杂拟谷盗SDHZTc-1品系(Rf为1.0)、锯谷盗HNZZOs品系(Rf为0.8)、锯谷盗ZJHZOs品系(Rf为0.9)、锯谷盗ZJTXOs品系(Rf为4.6)成虫的时间分别为9、27、312、456、7、7、5、27h;在200 m L/m3的磷化氢浓度下,完全致死ZJXSTc、BJXNTc、HNHKTc、GDGZTc、SDHZTc-1、HNZZOs、ZJHZOs、ZJTXOs品系成虫的时间分别为7、21、240、312、7、5、3、21h;300 m L/m3及以上的磷化氢浓度完全致死ZJXSTc、BJXNTc、HNHKTc、GDGZTc、SDHZTc-1、HNZZOs、ZJHZOs、ZJTXOs品系成虫的时间相应为5、15、168、240、3、3、3、15h以内。幼虫在不同磷化氢浓度下的完全死亡时间和其相应品系的成虫结果相似;卵和蛹对磷化氢则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其在相同浓度下对应的完全死亡时间较长,如100 m L/m3的浓度完全致死赤拟谷盗的BJXNTc品系、杂拟谷盗的SDHZTc-1品系、锯谷盗的ZJHZOs品系成虫的时间分别为27、7、5h,相应品系的幼虫对应的时间分别为21、7、5h,相应品系的卵对应的时间分别为39、9、9h,相应品系的蛹对应的时间分别为39、9、9h。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的几种粉食性害虫抗性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且所得1个杂拟谷盗品系和6个锯谷盗品系均未对磷化氢产生抗性。采用高浓度磷化氢击倒成虫方法可以用来快速测定害虫抗性,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在不同磷化氢浓度熏蒸下,比较几个拟谷盗属品系的4个虫态的致死浓度和时间,发现蛹表现出了最强的磷化氢耐受力,其次是卵,幼虫和成虫对磷化氢的耐受力最弱;比较几个锯谷盗品系的4个虫态的致死浓度和时间,发现卵表现出了最强的磷化氢耐受力,其次是蛹,幼虫和成虫对磷化氢的耐受力最弱。完全致死高抗性品系的所有虫态所需时间较长,如在25℃、300 mL/m3的条件下,熏蒸19d才可完全致死极高抗性赤拟谷盗GDGZTc品系(Rf为273.5)的所有虫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