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问题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也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知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不可避免地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问题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新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理论界对时代课题作出哲学解答,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整个知识方法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本文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把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放到整个知识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研究梳理,从传统知识方法到现代知识方法再到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在研究梳理中,发现传统形而上学知识方法的困境,同一性问题的诘难,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哲学来解答,同一性问题如何解决,波普尔、维特根斯坦都试图对同一性问题作出反思和回应,后现代主义者们也通过语言游戏理论、解释学、考古学和系谱学以及知识结构等做出了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知识呈现人文关怀、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具体表现为由追求知识的客观必然性到知识的游戏性,由追求知识的整体性到意义的可解释性,由追求知识的绝对性到意义的多样性。但是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形而上学还是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他们都忽略了知识的基础,那就是实践,所以,无论是同一性还是不确定性,无论是解构还是建构,知识的发生、发展、受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离开了实践,知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将无从谈起。所以,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依然应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中以隐蔽的形式表现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交织与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现代的,也不是后现代的,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借助于实践哲学和辩证法才真正实现了对两者的超越与统一。哲学思维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的特点使得哲学给人们造成一种只是驰骋于精神王国的假象,实际上,哲学是非常现实的,哲学家们都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以他们的方式,回答着时代课题。当然,有人会说,百年前的马克思的理论何以审视后现代甚至审视人类的未来。马克思曾经指出,要在对旧世界的批判中发现新世界,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所以,虽然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批判着的精神没有过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个不断随时代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属于马克思个人,而属于不断发展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审视后现代主义知识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对待后现代知识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去审视后现代知识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