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京津冀打造成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第三增长极这一愿景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交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无疑会给该区域带来提振作用。然而,京津冀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如何,规划修建新线路之后又会对两者的协调性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取结论,以便为学者们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更是为政府部门出台规划方案提供优化建议和参考,因此研究具有比较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全面地对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以及交通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梳理。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耦合模型搭建了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并分别采取了可达性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13个城市在2014年的交通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在可达性模型中加入客货运量指标进行改进得到交通发展水平,与经济质量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分析,得到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分布图;之后采取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的经济指标进行预测,并利用ArcGIS软件中的OD成本矩阵得到交通规划实施后2020年交通发展水平,从而得到预测情况下的两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而通过2014年和2020年的结果比较交通规划的实施对京津冀区域交通和经济耦合情况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14年北京和天津处于京津冀发展格局中最高层级,是两个核心,耦合协调度高达0.83和0.71,属于优质协调型。而河北省各城市的耦合协调性比较差,耦合协调度均处于0.4以下较低水平;而在修建交通线路之后的2020年,各城市的协调情况改善程度均达到3%-10%,尤其以规划方案中直接涉及的张家口和承德改善程度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 10%和8%;同时,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差异性有了明显改善。其耦合协调度的标准差由2014年的0.259缩减为2020年的0.247,改善程度达到4.67%;其区域交通可达性由0.932缩减为0.846,改善程度9.260%;经济质量改善程度为14.140%。说明交通一体化推动了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使其水平差距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