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崇禎刻本《周雅續》是現存收錄明代陕西籍詩人詩歌最多的地域性總集,收錄82位詩人的詩賦作品多達2709篇,體裁多樣,題材廣泛,内容描寫、現實反映、思想表現、情感抒發等等涉及了明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大量的作品,不為其他傳世典籍所載,而唯一為此書保存,其文學文獻價值尤其顯得彌足珍貴。由於其書傳世甚為稀少,書目文獻亦不詳,故一直鮮為學界關注,更無專題性研究,幾乎湮沒無聞。有鑒於此,本文即選取《周雅續》為研究對象,力圖全面、系統地探討此書所具有的文學文獻價值,充分揭示其在陝西地域文學史乃至中國古代詩學史上所佔據的重要地位。全文由緒論、上篇、下篇和結語構成。緒論介紹本文的研究意義、學界的研究現狀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創新之處。上篇探討《周雅續》一書的文學文獻價值,共分八章。第一章重點介紹《周雅續》的成書與版本。第二章考察《周雅續》編纂者的家世生平。除重點考察三位主纂者的家世、生平、著述、交遊等方面的情況外,同時也對協助編纂的十三位参與者的生平事迹略作考述。第三章論述《周雅續》的編纂特色。先從選錄作家的標準和選錄作品的特點兩個方面探討《周雅續》的編纂宗旨,後從作者編排與作品編排兩個角度探討《周雅續》的編纂體例,並從體裁角度對2709篇作品進行量化統計。第四章探討《周雅續》的文學史料價值。重點論述其在了解和研究明代陝西詩歌發展、詩人群體面貌、作者家世生平等方面的重要價值。第五章探討《周雅續》的文獻輯佚價值。重點論述《周雅續》對那些無别集傳世和别集已佚作者所具有的文獻輯佚價值,以及集外佚詩補輯和兩篇序文的特殊文獻價值。第六章探討《周雅續》的文字校勘價值。重點論述校勘别集異文的價值,並對相關著述中的訛誤進行訂正。第七章重點論述《周雅續》的歷史文化内涵。第八章對《周雅續》的思想性、藝術性略做述評。下篇具體研究《周雅續》收錄的作者及作品,共分為三章。第一章為作者的家世生平考述。選取張問仁、呂顒、王鶴、文在中、南憲仲、王圖、劉紹基、葛文氏等8位具有代表性的詩人進行重點研究,以《周雅續》所收其詩作内證,以史傳方志所載其資料為外證,内證與外證有機結合,舉凡涉及家世、事行、著述、交遊等問題均逐一詳加考證。第二章為作者小傳的校考箋證訂補。82位作者的字號、籍貫、科考及仕宦等進行全面考證,舉凡傳有闕失或訛誤者予以訂正,有仕履不詳者予以發明,著述未記者予以補充。第三章為相關作品的校箋。對錄存於《周雅續》中的無别集或别集散佚的作者部分作品進行文字校正和事典箋注。凡作品所涉及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迹、交遊活動等,都盡可能地加以考索;凡作品亦為其他文獻所載者,則逐字逐句加以校勘;凡為唱和之作,則盡可能查尋原唱或和唱而予以抄錄;凡作者有爭議者,依據信實可靠的資料加以辨别澄清。結語是對本文研究《周雅續》所獲得的各種認識和結論的簡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