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偏好反映着人们对生育子女性别的认识和期待,是生育意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育行为和子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性别偏好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交流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不同场域情景下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性别观念,这些观念影响场域中活动主体的性别偏好的形成,并在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中表现出来。本文主要采用2002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教育司委托北京零点指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组织的“中国生育现状与生育意愿调查”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生育目的和生育意愿的分类汇总。通过对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分析,说明城乡间的社会性别观念差异;通过城乡生育意愿的对比分析,揭示性别偏好影响个体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路径。 在生育文化研究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可以使我们认真审视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两性关系的规范和对人们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的控制,从而揭示社会性别意识在人们生育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人口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人们的社会性别意识,并加以积极引导,使人们的生育意愿尽快完成由偏好男孩向男女都一样的转变,是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稳定、和谐、进步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