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崎义惠的“日本文艺学”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学在日本也是舶来品,和在中国一样,同样是在西方近代文化以及现代学问体系的介入和影响下出现和兴起的。日本文艺学的正式提出应该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此之前,日本学术界研究日本文学(文艺)居于主导地位的学科是近代国文学,它脱胎于传统国学,又是一门在西方学问刺激和影响下逐渐觉醒和不断高涨的国家、民族意识的产物,是相对于“西方文学”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的近代学问体系特征,在当时也有着一定的先进性的。然而,随着更多的西方文艺理论、哲学、美学思想的系统而深入的介绍和普及,日本学术界逐渐开始对明治以来的国文学进行反思和自省,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显示出了对于文艺学方法的关注并已经开始酝酿和积蓄能量了。其后,“日本文艺学”的提出和围绕之所进行的种种论争为该学科的诞生、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并由此而开始走上了对文艺、日本文艺的系统而科学的研究之路。可以说这一学科正是在东西文化既有交锋又有交融的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而冈崎义惠所倡导的“日本文艺学”更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它作为对近代国文学的反拨而树立的新兴学科在树立之初便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科学性与现代性。冈崎义惠一直以来接受近代国文学研究熏陶,本应顺理成章地沿着这条“光明大道”继续前行的他却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倒戈”的大旗,他旗帜鲜明地针对旧有的国文学提出的建设“日本文艺学”的新主张,对一直以来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近代国文学的权威提出了宣战。  单纯从时间意义上而言,冈崎义惠似乎并不是提出日本文艺学的第一人,然而作为“日本文艺学”的大力倡导者和当时影响最大的文艺学学者之一,冈崎义惠的贡献和功绩在于他既非完全承袭日本传统的国文学,也非以西洋文艺学为摹本,纯粹对其照搬照抄地应用于日本文艺,他所提倡的“日本文艺学”是兼收并蓄、旗帜鲜明地要将美学与文艺学统一起来系统地对文艺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与哲学、艺术、美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映照。针对近代国文学的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和学科对象的暧昧性,“日本文艺学”在学科对象方面进行了严谨的界定,从与文学、语言、艺术等的辨析明确了日本文艺是作为该学科不可替代的学科研究对象,进而规定探究日本文艺的文艺性即内在的美以及审美规律作为日本文艺学这一学科的终极目标。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美学范畴的过程中,提出了适应于具有这一文艺美学性质学科的“样式论”以及“哀”与“谐趣”的日本式美学范畴。“日本文艺学”面向世界化发展的宏大目标,在很好地继承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西洋文艺学的受容,有效地避免了全盘西化。因此,对于冈崎义惠的思想和著作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反思对日本乃至今日中国、东亚的文艺学学科、尤其是我国方兴未艾的文艺美学学科的建设发展都有着绝不可低估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正是以冈崎义惠的“日本文艺学”为研究对象,对于它异于近代国文学的独特性即文艺美学的实质进行了学理上的梳理与探讨。本文试图揭示既注重向西方学习同时清醒坚持民族特色的“日本文艺学”的生成之必然和该学科的文艺美学的实质。着重探讨文艺学大家的冈崎义惠是如何从一名国文学出身的学者在西方近现代学术思想、观念、方法、体系的影响下接受并将之与日本本土的现实情况及尝试与自古至今的日本文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日本文艺学”从西洋文艺学脱胎换骨,独立新生的。
其他文献
刘震云是一位从乡土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他的北方故乡为背景和情感触发点。他通过“故乡”来反思乡土社会在物质重压下人生活的痛楚、在精神奴役下人性的异化。
欧洲的巴罗克时期一般指17世纪,这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得到发展,人的活动领域和精神空间有了长远的扩展,形成探索追求的矛盾对立的动态世界观。同时,反宗
约瑟夫·布罗茨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拥有着犹太人身份的美籍俄侨作家,他的一生仅有57年之久,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也只有八年,但是在他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之后就迅速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花园镇原属孝感市的一个镇,今已升为县,位于孝感市市区以北,花园镇话代表孝感市的乡音,亦即《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孝感方言的代表点。
学位
今年53岁的穆先生打来电话说,他这个人平时就爱拉肚子,今年夏天,可能是烧烤吃得有点多,肚子一直就没怎么消停过。现在天凉了,他晚上也不怎么吃烧烤了,可是腹泻一直沒断,怎么也治不好,弄得他公文包、办公室抽屉里到处都是腹泻药。  专家建议,这类人应首先到医院检查一下消化系统,看是否是因某些慢性疾病所致的腹泻。如果确实没有器质性病变,可用食疗方来调养自己。准备糯米和芡实各50克,山药30克,放在一起煮粥,
茶是上天给予中国最独特的礼物,不只提供茶饮及药用,甚至迸出灿烂辉煌的茶文化与茶文学。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在唐代文人的推动下,茶成为了一门艺术、一种文化,更是一份
本文旨在弄清中国三十年代左翼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其蕴含的价值观。 中国左翼小说的发展历史悠长,但本文只截取狭义的左翼小说,即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为横
民国时期,新文化倡导者、新文学作家积极介入中小学国文教育领域,叶圣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因为他不仅是新文学的创始作家之一,更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