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研究发现,隐喻是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语言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因此,对二语学习者而言,隐喻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已有文献表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喻能力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上,仅有少数研究呼吁重视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关于如何切实提高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实证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以实证的方式探讨在外语课堂上实施隐喻教学对大学生的英语隐喻能力(包括对隐喻的识别能力,对隐喻的理解能力以及对隐喻的产出能力)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Krashen的输入假说以及Schmidt的注意假说为理论基础,以某学院2015级非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级的学生为对象,分别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教学实践,其中控制组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组接受英语隐喻教学。教学中将英语隐喻分为三类:与汉语中类似的隐喻、与汉语中不同的隐喻以及汉语中根本不存在的隐喻。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隐喻教学对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影响,具体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隐喻教学对大学生的隐喻识别有何影响?(2)隐喻教学对大学生的隐喻理解有何影响?(3)隐喻教学对大学生的隐喻产出有何影响?根据实验前后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隐喻能力测试的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隐喻教学后实验组的表现发生以下变化:(1)在隐喻识别方面,学习者在上述三类隐喻中的表现都有明显进步;(2)在隐喻理解方面,学习者在第一、二类隐喻中的表现有显著进步;(3)在隐喻产出方面,唯有第一类隐喻中的表现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隐喻教学对大学生隐喻能力的影响不均衡;学习者在隐喻识别和理解方面受到显著影响,而在隐喻产出方面则不显著。这些发现揭示了隐喻教学对隐喻能力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