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秸秆还田结合滴灌灌水技术对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的影响,以及对冬小麦生长指标、产量、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百农矮抗58为材料,设置8个试验处理,分析了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同时使表层土壤的下渗能力得到改善,有效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带来的水分损失。秸秆还田处理的中层土壤(30-60cm)含水率比秸秆未还田处理平均高出7.91个百分点;秸秆还田措施有效缓解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加剧带来的负面影响。滴灌灌水定额为45mm时,既能有效补充中层土壤水分,又不会引起水分向更深土层渗漏。秸秆还田在冬小麦生育前期减少了土壤水分消耗,在拔节期及之后为冬小麦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2)秸秆还田措施结合滴灌技术能有效促进冬小麦的细根发育,显著增加冬小麦的总根量、根长密度以及根尖数。根长密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扬花期,三个处理根长密度值分别为4.8、4.99、4.72 mm/cm2,根长密度的最大值比秸秆未还田处理延后,秸秆还田措施对冬小麦生育中后期的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滴灌相对于畦灌来说,更有利于冬小麦根系发育。3)与秸秆未还田相比,秸秆还田虽对出苗有不利影响,但对春生分蘖、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均有积极作用。随着滴灌灌水定额的增加,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相应增大,但各处理产量及构成因子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YD2处理是试验条件下高产节水的最佳结合处理,它的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9607.97 kg/hm2、24.07 kg/hm2·mm-1,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最高。4)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滴灌灌水定额处在40mm至48mm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处在较高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华北平原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水定额为40-48mm,全生育期灌4-5次水。可以有效发挥秸秆还田措施和滴灌的双重增产节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