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肿瘤动物模型,探讨基因重组质粒白细胞介素-24(pDC316-hIL-24).顺铂(DDP)单独及联合干预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抑制及其化疗增敏作用的探究,为宫颈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将人宫颈癌Siha细胞株接种BALB/c雌性裸鼠,构建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将符合成瘤标准的动物模型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是:PBS缓冲液对照组(PBS组)、空质粒pDC316对照组(空质粒组)、基因重组质粒pDC316-hIL-24组(IL-24组)、半量顺铂组(半DDP组)、全量顺铂组(全DDP组)、IL-24基因重组质粒+半量顺铂组(联合组)。观察及比较干预后裸鼠的一般情况、体重改变及肿瘤生长状况;实验结束后摘取眼球取血,脱臼法处死裸鼠,剥取瘤体、留取脾脏,分别计算抑瘤率和脾指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鉴定移植瘤中IL-24是否成功转染及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裸鼠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浓度;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观察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移植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1.IL-24基因重组质粒在移植瘤中被成功转染及表达。2.联合组、IL-24组、全量DDP组抑瘤率分别为51.5%、33.9%、36.3%高于PBS对照组、空质粒组、半量DDP组(P<0.001),其中联合组抑瘤率明显优于其他组(P<0.001),且联合组、IL-24组裸鼠饮食、活动、精神状态较好,IL-24组裸鼠体重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PBS组和空质粒组抑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组、IL-24组血清TNF-α、IFN-γ、脾指数与其他组比较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量顺铂组血清TNF-α、IFN-γ、脾指数与其他组比较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4.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IL-24组移植瘤中PCNA、 b-FGF、MVD表达下调较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干预组下调的幅度更大。结论1.IL-24、顺铂联合应用对裸鼠宫颈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效果强于两者单独作用。2.IL-24可增强宫颈癌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并减少其单纯化疗的毒副作用。3.这些作用可能与IL-24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增殖和微血管形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