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野下的占有制度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有制度被称为“民法学上的一大迷宫”,是物权法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制度。占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然而我国对占有制度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这一重要的民法制度作出较为详细的探讨。 第一章主要是对占有制度进行追根溯源。在对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中占有制度的起源进行初步探究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罗马法占有(Possessio)与日耳曼法占有(Gewere)的制度区别所在。接着,笔者从比较法的角度分别考察了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如法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对占有制度的立法和理论上的发展。 第二章笔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占有制度基本理论问题展开具体分析。首先,笔者从占有的本质、占有的构成要件、占有的概念、占有的分类问题等多个层面对占有的概念进行辨析;其次,从占有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占有的取得与丧失,占有的效力以及占有的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笔者还对目前争议较大的准占有、间接占有、占有辅助人和共同占有的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第三章是对我国物权法上占有制度的评析和展望。一方面从体系结构和条文内容部分对我国占有制度加以具体评析;另一方面更为明确地提出应当如何完善我国的占有制度,并对构建我国物权法上占有制度进行了展望。笔者在较为全面地分析占有基本理论之后,针对我国物权法所规定的占有制度从结构和内容上作出评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结语部分指出占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他文献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ing Concrete)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即使配筋密集的条件下仅靠混凝土自重作用而无需振捣便能均匀密实成形[1],与普通混凝
下岗职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产生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失去了原来的企业依托和体制保障,开始寻求再次就业。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当中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