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传播起源于人类最早时期的基本生存需要,是人类能够得以存活延续下来的方式。由于传播无时无处都在人类的身边发生,有着多层次性和普遍存在的特点。以某种符号为象征的仪式传播活动是只有在高速发展了的现代社会媒介环境下才能产生的形式。这也是举全国之力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意义和功能所在。
仪式传播活动会因知识结构和认知的局限性给某些人群带来一定的蒙蔽。这种从不熟知—认识—吸收—建构过程便是仪式传播和建构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在“传播—接受—反馈—传播”的过程中循环建构的。
本文基于凯瑞的传播仪式观思想,借鉴国内外学者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对仪式传播的概念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说明,尝试给出了关于仪式传播的新定义。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着手,以中国媒介实践活动中的北京奥运会的仪式传播活动为例,分析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和重大赛事活动的艺术设计形式及其传播效果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分析其对外传播中的优缺点,探析北京奥运会的仪式传播活动对北京城市形象的构建分析,进而为探讨北京奥运会对国家形象的重塑和建构分析,最终得出仪式活动构建城市形象的具体对策和方法。
本文诸多要素对仪式传播现象进行解读,落脚点是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仪式传播活动的展演,为实现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的重塑和构建找到措施等,希望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