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际商务沟通交流的重要形式,英语商务信函一直以语言具体、简洁、明确为写作原则,长久以来遵循的“7C原则”(Consideration, Courtesy, Clarity, Correctness, Conciseness, Concreteness, Completeness)使得人们认为在商务信函的写作中似乎应尽量避免出现模糊语言。然而通过对大量商务信函文本的观察分析不难发现,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各类商务信函中,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使商务信函更加礼貌得体。这一看似矛盾的语言现象使得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顺应理论、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对六种常用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做了定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不同类型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进行统计,并对其使用频率进行比对,分析其在不同类型商务信函中的分布特点。定性分析则旨在分析论述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言如何实现在违背合作原则四条准则的情况下仍然遵循合作原则,并从动态选择-顺应的角度解释语用模糊在商务信函中的实现过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有所差别:销售与建立业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询价报盘信函,还盘与反还盘信函,投诉与赔偿信函,订单与支付信函,保险与运输信函,而该使用频率的不同取决于各类信函不同的交际目的。研究指出,模糊语在商务信函中的存在是语言选择的必然结果,是对商务信函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社交世界的顺应和对合作原则遵守的产物。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并不影响交际双方的沟通交流,并且有助于商务交际更加合理、高效、顺利地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准确地理解模糊语在商务信函中存在的必然性、使用模糊语言的意图和这一现象背后的含义以及其语用功能,从而通过适度、有意地使用模糊语言来使国际商务交际更加顺畅高效,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帮助写信者更好地实现其交际意图,收信者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