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力图解答在北宋"选举时代","王安石之学怎样生成和演进?"的问题,为此,随着学主历史时空的频繁置换,王安石个人治学观念的历次嬗变、知识的多边积累、学术生成与转向的诸般特征,等等,都是要考察的重点.结构上,全文分上、下2编,共7章.上编有3章,主要就王安石学术思想的研究学史略作回顾,查阙补漏,强调历史研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并引出本文的总构想:以学术史研究弥补思想史研究.最后,本文通过考察王安石在京师从群牧判官到知制诰(1055~1068)期间的政治、学术活动,得悉学术主体性的理性自觉,已将一种"外王"的企求,逐渐植入到前期的"内圣"之学当中.继而,围绕王安石在金陵(今南京)讲学的经历,本文又发现,新的"礼乐之学"在原来"为己之学"和"易学"的庇护下,已茁壮成长.至此,贯通"内圣"、"外王"和体、用不二的"金陵王学"浮出水面,"王学"原生形态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