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营销中的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话营销,让电话营销商与电话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给公司带来了商业利益。电话营销商享有商业言论自由,电话用户拥有隐私权。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之一,隐私权作为一种人格权也在《宪法》的保护范围之内。商业言论是经营者为了获取交易机会而提出进行商业交易的言论,对商业言论的保护采取有限制的保护。隐私权是被民法保护的一般人格权,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生活安宁权和信息隐私权。在电话营销过程中,电话营销商的言论自由会与电话用户的隐私权发生冲突。电话营销对电话用户隐私权的侵害方式包括:一是未经电话用户的允许,拨打营销电话,扰乱电话用户的生活安宁;二是未经电话用户授权,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和利用电话用户的个人信息,侵犯电话用户的信息隐私权。在美国,主要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电话用户保护法》、《电话营销销售规则》和《拒绝来电实施法》来限制电话营销商,保护电话用户的隐私权。尽管美国现行法律对电话营销中的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保护已经相当成熟,但我国在制定《电话营销法》时应结合国内电话营销现状,当有选择性的借鉴。在电话营销过程中存在非法电话营销、电话欺诈等问题。我国对电话营销中的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保护实证规定主要来自于保监会制定的与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且这些实证规定存在法律位阶低,适用范围窄,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对电话营销中言论自由的保护限度,应利用公共利益原则、明显且现实的危险原则和比例原则限制言论自由。对电话营销商言论限制保护,有利于电话营销商获得实质利益。应当完善电话营销中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路径,制定《电话营销法》,从电话营销的范围、禁拨名单、禁拨时间、惩罚措施等方面入手规范电话营销。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过程中,从个人信息的范围以及个人信息收集、利用、惩罚和救济等方面防止电话营销商通过不正当途径收集和使用电话用户的个人信息。并通过建立行业自律规范以及加强电话用户自我防范意识协同保护电话用户隐私权。
其他文献
STL数据文件是快速成型最常用的数据交换文件,STL数据的错误将影响快速成型预处理的进行.本文提出一种STL数据检验和修复算法,它通过对STL数据建立拓扑关系,依据棱与面的关联
近些年以来,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国际原油的价格不断上涨和全球能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很多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与技术研发越来越重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由于种种原因,妥甸镇农业效益
<正>一、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场所(岩石圈)——地质环境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支持.这个自然环境系统包括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大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创新的作用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已有的相关研究较少强调空间维度的作用。然而,在空间的视角上,一个地区的创新对周围地区往往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地理上的空间的概念变得模糊。研究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时纳入对空间效应的考虑,有助于增强对信息时代下我国创新现状的认知。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描述出我国各省和各区域宽带基础设施和创新的
企业持有怎样的价值主张,很大程度上关乎它的生死存亡。本文探讨了商业模式中的价值主张的重要性,提出中国的品牌应该反思的问题,结合服装品牌相关案例,探讨了有关价值主张的
网络举报作为一种新型举报方式,是公民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的情况却屡屡发生。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不法分子所实施的打击报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