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传承中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发展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uangw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挖掘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观,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地区长期历史发展中,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广西境内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广西创建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实现重振广西体育雄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12月首次命名首批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其中靖西县集“民族性、区域性和国际性”独特优势,在现代社会传承中极具研究价值。本文是以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的传承方式、传承纽带、传承途径和传承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其传承发展现状,分析在现代社会传承中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今后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得以更好传承发展道路。经分析研究后,得出:靖西县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有独特的地域性和国际性,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政府已经高度重视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体育特色之乡的传承发展成为地方持续发展的一个符号,民族大团结、社会和谐共融、地方体育文化品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直接体现。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有了较为系统的发掘与整合,当地群众积极组织并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计划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活动,建立了首座壮族生态博物馆,绣球成为当地民族经济增长的强力载体,地方的旅游经济强劲发展。同时,其传承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强,保护发展机制倾斜不明显;(2)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强,保护传承工作资金保障不充分;(3)传承人缺口较大,处于断层边缘;(4)文化传播手段呈现明显的单一化态势,信息宣传力度弱;(5)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加剧向商品化倾斜,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深层次的认识,其文化内涵与时代性和国际性接轨较慢;(6)其壮族文化资源缺乏竞争活力和品牌意识,现代化市场经济手段滞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民族特色”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传承与活力,综上所述,提出在现代社会传承背景下,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传承:(1)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重视,加大对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2)注重传统体育传承人的培养;(3)学校作为民族体育文化普及与推广的重要载体;(4)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途径,以加大其宣传力度;(5)传统文化在旅游商品化中回归升华,并折射出其核心和灵魂;(6)挖掘利用人文资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7)充分利用已有的国际交流平台,吸收有时代价值的生命养分。因此,本文试图经过这七方面的现代传承路径和相应的方案及措施,以期为广西“十大”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充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进而促进广西创建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项目开展。
其他文献
习主席担任军委主席以来,对备战打仗关注最多、忧思最重,发出的'价值之问''胜战之问''本领拷问'叩问官兵灵魂、直击和平积弊。当前,推动纠治和平积
当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从创新项目的现状出发,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和职场新人对该类创业项目的需求迫切。该类创业项目的创业方案的可行性
<正>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排名第3位的恶性肿瘤,在癌症相关病死率中排第4位,占所有癌症的9.4%[1,2]。据估算全球每年的新发病例超过120万例,并且每年有大约6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1]
在自媒体时代下,博客、微博、手机、BBS等新型媒介广泛运用,不仅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
目的:分析强化间歇训练(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肥胖大学生体重指数(BMI)、血压和心肺机能的影响,比较二者对其改善的效果。方法:24名肥胖大学生,随机分成IIT组和MICT组(n=1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具恶性潜质的间叶源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途径。其起病隐匿,常以消化出血或腹部胀痛为首发症状,诊断需通过内镜和影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需求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具有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来实现项目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价值工程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民政策,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的一项重大举措。自试点运行以来,取得了应有的预期效果,能够为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福音,缓解了农民
在基因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这四版常用的地理教材中,都出现了“活动”栏目的设计,并且“活动”内容在课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