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邓铁涛浴足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邓铁涛浴足方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型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全部病例8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内服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邓铁涛浴足方浴足,对照组加用温水浴足。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疗程为1周,通过治疗前后血压值、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的对比观察,以评价邓铁涛浴足方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治疗前后内皮素、高血压四项指标间的对比,初步探讨其降压作用的机制。 【结果】: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各组年龄、体重、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结果表明,治疗组血压值降低(收缩压差、舒张压值、脉压差、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降压效果明显,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主要症状头痛、眩晕、失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治疗一周后,治疗组头痛、眩晕、失眠改善明显,而对照组缓解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分析可得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前各组间内皮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复查内皮素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血浆内皮素的含量降低明显,其降压作用可能是抑制了内源性缩血管物质的释放。高血压四项方面,治疗前各组间醛固酮、肾素活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复查醛固酮、肾素活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减少醛固酮分泌和抑制肾素的释放方面优于对照组。而血管紧张素Ⅰ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西医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邓铁涛浴足方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降压机制可能跟降低RAAS系统活性、抑制了内源性缩血管物质的释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