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目前其临床治疗效果还相当有限,5年生存率不到15%。目前普遍认为食管癌是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食管癌发病风险与叶酸缺乏有关。实验研究发现食管癌叶酸受体α(folate receptorα,FRα)表达减少,而动物实验发现,如要通过补充叶酸减少胃肠道肿瘤的发生,需严格控制其干预剂量和时间,因为叶酸对肿瘤发生有双重调节作用,对已经发生的肿瘤叶酸缺乏可抑制其生长,补充叶酸则促进其发展。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为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依赖的基因转录后沉默,作为一种全新的基因沉默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效性、传递性以及时间剂量依赖性等特点。本研究旨在利用RNAi技术特异性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株叶酸受体1(人类)基因(Folate Receptor 1(Adult),FOLR1)的mRNA表达,研究叶酸受体减少对食管癌EC109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和凋亡的影响,为RNAi应用于食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实验基础。材料与方法化学合成针对FOLR1基因三个不同靶点的三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siRNA),命名为FOLR1siRNA1,FOLR1siRNA2和FOLR1siRNA3,分别转染食管癌EC109细胞株,以未转染食管癌细胞为正常对照,转染阴性siRNA的食管癌细胞为阴性对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FRα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RNA干扰后24h、48h、72h、96h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RNA干扰后24h、48h、72h、96h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免疫印迹法提示FOLR1siRNA1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14.7%;FOLR1siRNA2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55.1%;FOLR1siRNA3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62.9%;干扰后细胞增殖情况:干扰后24h、48h、72h、96h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分别为(81.15±1.97)%、(68.18±3.45)%、(49.82±7.64)%、(32.92±2.61)%。干扰后96h细胞存活率最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扰后细胞凋亡情况24h、48h、72h、96h后干扰组凋亡分别为(3.95±0.45)%、(6.23±1.11)%、(10.00±0.30)%、(3.07±0.40)%,干扰后72h凋亡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化学合成3条针对FOLR1基因不同靶点的siRNA,命名为FOLR1siRNA1,FOLR1siRNA2,FOLR1siRNA3,成功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FOLR1siRNA,为FOLR1siRNA1。2.成功对食管癌EC109细胞进行RNA干扰,并抑制了FOLR1基因在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3.FOLR1siRNA1干扰后,能抑制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10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这种作用呈时间依赖性。4.FOLR1siRNA1干扰后,可诱导食管癌EC109细胞发生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