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高层办公建筑外遮阳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以西安地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紧缺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日益恶化的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及资源浪费的现状影响着人们,“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环境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认为建筑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部门,这也与建筑能耗占据世界资源的比例的提升,更大的建设量带来更大的资源消耗,而建筑节能主要通过发展节约资源、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来应对近几年气温不断升高同时降低建筑能耗。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一线二线城市高楼拔地而起,近几年气温不断升高,造成夏季空调负荷加大,尤其是高层办公建筑增加大量建筑能耗,是节能的重点对象。大部分的高层办公大楼都受到极简主义趋势的影响,这种趋势寻求建筑立面的简洁性,以及内部视觉功能的需要。立面使用大面积的无遮阳玻璃。由于缺乏遮阳板技术,夏季室内温室效应加剧,热环境质量下降。为降温而投入的空调能耗巨大,因此,在带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办公大楼中增加外部遮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目前,遮阳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夏热冬冷等南方地区,北方寒冷地区研究较少。一方面是南方地区夏季日照较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南方地区玻璃幕墙建筑较多应用的原因。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近几年气温不断升高,北方地区采用玻璃幕墙的高层办公建筑逐渐增多,能耗逐渐增大,高层玻璃幕墙的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也渐渐走入视线。面对幕墙玻璃的高能耗现状,遮阳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外遮阳的优化研究会不同,对于寒冷气候区,有必要同时考虑夏季遮阳和冬季太阳辐射,以及室内的照明能耗受到的影响。因此,针对寒冷气候区的玻璃幕墙外遮阳研究显得逐渐重要。本文使用能效软件Energyplus探索高层办公建筑构件结构的外遮阳类型和外遮阳定性尺寸,包括外遮阳类型,出挑长度,间距等如何影响高层办公建筑的照明,空调,采暖等分项能耗和整体能耗使得玻璃幕墙办公楼能效较低,采用某种形式的遮阳后,在东,南,西和北四个方向定性定义的结构尺寸,可能导致最低建筑物的总体能耗。希望将来在寒冷地区设计高层办公建筑的外遮阳时,可以为建筑的外遮阳设计策略和数据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必要性,并强调了研究建筑外遮阳设计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一下国内及其他地区的高层办公建筑遮阳的研究现状,包括遮阳方法,最新的遮阳类型,高能效的遮阳趋势以及实践。外遮阳应用较好的高层办公大楼实例。再次,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单体模拟房间,结合寒冷气候区气候特点,利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其外遮阳构件定性尺寸和朝向进行分类模拟,得出各种类型遮阳构建尺寸对表面太阳辐射得热,照明能耗,采暖能耗,空调能耗及节能率的影响和合适的取值范围,横向对比各个构造定性尺寸对能耗影响的区别。最后,选取一例西安市某高层办公建筑,结合该建筑现有遮阳措施,对建筑进行遮阳优化设计改造,并进行案例分析,对比改造后建筑的表面太阳辐射,照明能耗,空调系统制冷及采暖能耗值,分析并优化外遮阳达到更好的综合节能效果,验证研究的结论成果并探讨今后在实例中的具体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不可能向外无限制的扩张,集约化的土地使用模式尤为重要,城市向高密度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二维平面的空间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空间必将向三维方向上延伸,朝向立体化发展。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会对城市空间活力带来一定影响,而在城市中往往是公共开放空间给城市带来更多活力,促进城市的交流,在此背景下,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元素,以建筑的开放空间来联系、补充城市空间是非常有必要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发展相配置的商业步行街也随之出现。其中,苗族文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也以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出现在城市之中。重庆彭水蚩尤九黎城商业步行街作为蚩尤九黎城内唯一的商业步行街,是当地苗族人民为了苗族文化能够更好的发展与展示所修建的商业步行街,拥有着鲜明的苗族文化特征,同时,蚩尤九黎城商业步行街在空间规划、景观节点、商业业态、功能布局等方面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因此,针对苗族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已逐渐凸显弊端,例如城市内涝、温室效应等灾害不断出现并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建设海绵城市在我国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和智慧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创新体现。透水路面作为实施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技术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及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透水路面以其强大的储水渗透功能成为城市道路建设中蓄滞雨水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进而导致了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成为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针对城市低碳化发展,使得城市碳排放量和碳汇量逐渐趋于平衡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是我国达成“碳达峰”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中碳汇是必不可少的一
我国城乡规划历经几十年的沉淀积累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稳定的体系结构,而其相关的实施评估体系经历了长期的磨合与修正亦日趋完善,形成了成效总结、查摆规划问题、提出下一轮修编建议等较为健全的流程体系。但当面临我国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宏观战略背景下,传统的城乡规划评估体系与国土空间优化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沿用传统的城乡规划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并不合理,导致规划实施体系逐渐暴露出在全域空间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作为高校建筑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建筑人流量大,包含照明系统耗能、空调系统耗能等多种耗能形式,能耗高,节能潜力大。因此,图书馆能耗预测研究有助于在保证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节能降耗。论文以西北某高校图书馆建筑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了影响图书馆建筑能耗最主要的因素。在日和月的尺度上分析了图书馆室内人员和能耗数据,在不同的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中确定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进而引发的酸雨问题对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论文以长石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酸性溶液腐蚀下的岩石宏细观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酸性环境作用下岩样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微细观结构特征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孔隙率变化的砂岩细观结构化学损伤变量和基于化学反应原理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为:(1
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
公路隧道灰岩裂隙水结晶无论是在隧道建设期还是运营期,在排水系统的各位置都有存在,是目前隧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本课题结合安岚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针对隧道灰岩裂隙水易结晶堵塞隧道排水管的问题,通过样品检测、模型拟合、机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灰岩区隧道结晶堵塞原因。探讨了公路隧道灰岩裂隙水结晶的影响因素,阐明了隧道排水系统结晶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何家寨隧道纵向排水管处结晶样进行分析,
舒适的室内热环境是人们身心健康和高效工作的前提,传统稳态热环境营造模式背后隐藏的健康与高能耗问题备受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动态热环境控制为室内热环境动态优化提供了有利途径,可有效利用热环境的小幅规律性波动,在满足热环境动态控制的同时实现舒适和健康的统一。然而,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是以一定的系统能耗为代价的。若能对其进行准确、及时的预测,将对空调系统的节能与优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动态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