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为我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与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相伴的却是不断攀升的房价。房价的增长率远远超出了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使得普通民众无力购买住宅,影响到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高企的房价还容易带动投资者非理性的炒作,有形成房地产泡沫的潜在风险,给经济平稳发展埋下了隐患。同时过分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侵占了大量资源,阻碍了居民消费和对其它行业的投资,与扩大内需和经济转型的目标相违背,不利于经济的长久发展。面对房价的过快增长,政府多次出手进行调控,但是几次的调控都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房价反而是越调越高。当前政府面对新一轮的房价上涨,虽然采取了更加严厉和全面的措施,但是如温总理所言,房价还远没有达到合理价位。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采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多种措施,同时也频繁的使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如2007年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中央银行连续六次加息,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房价的调控效果却并不理想。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作用于房地产价格成为我们的一个疑惑。所以考虑到房价不断上涨引起的诸多负面效果和调控的不利,本文着重研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以分析能否将货币政策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有力措施,同时寻找阻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原因,并给出政策建议。经过对以往相关的研究的回顾,笔者发现有大量学者虽然从不同侧面对相关课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基于以上的思考,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和历年来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调控的概括性介绍,为之后的分析做铺垫;第二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因素具体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利率、信贷和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者的影响,最终分析几个变量各自对房价的综合作用;第三部分选用2002年1月到2012年6月的商品房均价、货币供给量、金融机构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房地产投资额和房地产销售面积五个变量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第四部分是结合以上研究结果给出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得知利率对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影响都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对房价的最终作用不明确。信贷政策和货币供给量对房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其中信贷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本文实证研究结果与大多研究不同,认为利率对于房价的作用渠道不通畅,没有对房价起到明确的作用。货币供给量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与房价形成明显正向相关关系,且影响力较大,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增加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几条建议,包括加紧推行我国利率市场化、有效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加强政策的持续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