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外科设备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和耳鼻咽喉科应用探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vea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频电外科是指利用高频电流来完成外科手术的一项技术,随着电设备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应各种电外科设备不段出现,如常见用高频电刀,射频消融治疗仪等。目前国内外就高频电流对生物组织的生物学效应主要集中于热效应的研究,临床医生也主要致力于利用热效应治疗肿瘤,如何加大单次射频毁损灶体积,而有关同轴内置双极电极的射频生物学效应(热效应)研究少见报道。 目的:1)通过鸡蛋清及动物离活体组织模拟射频、电切凝实验,明确常用电外科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模式,作用于生物组织的热效应模型。2)比较不同条件:不同组织、不同仪器、活离体、组织表面有无生理盐水时射频毁损体积的差异,并得出临床常用仪器不同功率的热毁损的大致范围,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3)探讨更有效、安全的下鼻甲粘膜下消融电极设计。4)探讨高频电刀双极止血有效性及射频消融技能。5)探讨射频技术在耳鼻咽喉科减容手术中的运用。 结论:1.射频对组织的毁损体积大小和电极的大小、形状、组织的特性、作用的功率和时间都有关。在同等条件下电极长、直径大毁损体积要大;在一定范围内,功率越大,毁损体积反而越小;不同功率所达到最大毁损体积的时间和功率成反比。2.低温射频减容手术,其本质是低功率,相对低温,操作可控性较好,同轴内置双极电极射频具有使用安全、比较好的可控性、热损伤范围相对较小的优点,值得在下鼻甲,软腭及舌根减容性手术中推广运用。3.目前常用的射频电极并不能做到对粘膜的真正微创,更为安全、可靠的射频电极设计值得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9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DAPK1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背景: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含巯基氨基酸,从细胞内的蛋氨酸代谢中起源,为蛋氨酸的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在体内,Hcy代谢约50%经再甲基化途径,另50%经转巯途径。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肺组织病理异位淋巴样结构(ELS)的情况与其形成可能的原因,以及对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与联系  方法:选择NSIP患者69例,分别收集临床相关资料、
张漫丽,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首席业务部经理,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RFC)。自2010年连续4年获世界华人保险IDA龙奖、入围美国百万圆桌MDRT会员。2013年年度公司精英年会副会长、2013年年度全国个人业绩排名亚军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张漫丽来说是一个丰收的年头。她不仅获得了光大永明人寿全国个人业绩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同时首次成功摘取美国百万圆桌MDRT高级会员(COT)资格
本文分析了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了解决方法,以降低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危险,进而提高老年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