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潜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导致女性生育能力减弱及性激素缺乏,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早衰(POF)。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观念、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的改变,使DOR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而现有国内高等院校中、西医统编教材中并无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病症的专门论述,所涉及内容偶见于闭经、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相关的文献报道也甚少,更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和规范、具有指导意义的临床证治路径。因此,本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相关实验研究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等为依据,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阐释补肾活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干预的效应机理,探讨补肾活血法有效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证治规律,为中医药有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前期(2003-2006年)补肾活血中药有效改善DOR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初步临床观察基础之上,再次进行了实验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拆方比较补肾活血法干预雷公藤多甙致DOR大鼠卵巢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研究”,分别观察了补肾、活血法对雷公藤多甙致DOR大鼠一般情况(体重、饮食、活动、动情周期变化、卵巢指数)、生殖激素(E2、FSH、P、T)、卵巢组织形态(光镜)、细胞凋亡(Bax、Bcl-2、Caspase-3蛋白)、血管生成(VEGF及VEGF受体)的影响。第二部分“补肾活血法促进雷公藤多甙致DOR大鼠离体颗粒细胞分泌功能及生长的研究”,观察补肾活血法促进雷公藤多甙致DOR大鼠离体卵巢颗粒细胞分泌E2功能及生长情况。第三部分“补肾活血方急性毒性试验”,观察补肾活血方一次性给予小鼠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计算LD50值和95%可信区间,或测定其最大耐受量,观察药物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补肾活血法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有效性,观察DOR及POF患者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基础血E2, FSH、LH、INHB水平,平均卵巢直径(ADO),窦卵泡计数(AFC),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RI)等的改变。研究结果:实验研究:补肾、活血方药均能升高DOR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FSH、T水平,而补肾方药能升高P水平,活血方药降低P水平;补肾、活血方药均能上调DOR大鼠颗粒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补肾方药能降低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VEGF及VEGF受体的表达,而活血方药能增加卵巢颗粒细胞VEGF及VEGF受体的表达。补肾与活血方药的协同作用能升高DOR大鼠血清E2、P水平,降低FSH、T水平,上调颗粒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卵巢颗粒细胞VEGF及VEGF受体。补肾活血法中高剂量组大鼠含药血清均能升高雷公藤多甙干预后离体GC培养液中E2水平,促进GC生长。补肾活血方的LD50无法做出,其最大耐受量为240g生药/Kg/日,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28倍。临床研究:补肾活血法能有效提高DOR及POF患者INHB、AFC水平,降低FSH.LH.RI、症状积分水平,且总有效率DOR组89.30%,POF组64.4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补肾活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干预的效应机理为调节生殖激素、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促进卵巢血管生成;肾虚血瘀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主要临床证候为月经后期而至、经来涩少、闭绝不行或年未老经水断,伴有婚久不孕、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带下稀少、性欲淡漠、口渴不欲饮,舌淡或紫暗边有瘀斑、脉沉细或沉涩等;补肾活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干预的效应明显优于单纯补肾法或活血法,及时运用补肾活血法干预DOR,疗效显著,对预防、延缓POF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基础血FSH、INHB及B超AFC、RI可作为临床诊断、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可靠实验室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