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有鉴于传统代议制选举式民主面临的矛盾和弊端,提出以协商民主的理论来补充、完善传统的选举式民主,并且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开始转化为现实实践。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内一些学者把西方提出的协商民主理论引入我国,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同时,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采取各种形式也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协商民主尝试。中国式协商民主基本特点逐渐显现。本文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总结和归纳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理论思考,试图把握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论文中在导论中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在协商民主和中国式协商民主问题上的种种看法,论述了选择中国式协商民主基本特点问题展开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理论重要性。指出认真探索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将其上升到规律性认识,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的第一部分在廓清一般民主的本质内涵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由来、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而论述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理念和主要内容,为分析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奠定基础。论文的第二部分在吸收了国内学术界的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对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和阐述。文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式协商民主在实践中形成的独有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重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坚持国家政治制度层面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民主协商同时存在;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推进协商民主;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为促进等等,指出这些基本特点同西方的协商民主形成重要区别。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在总结中国式协商民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思考,对未来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内容包括:执政党要提高领导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能力;应该进一步完善中国式协商民主体系;以党内协商民主促进国家、社会的协商民主;通过加强公民教育为协商民主培育合格主体;合理吸收西方协商民主的有益成果,等等。与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相比,文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文中关于执政党如何提高领导人民发展协商民主能力的看法、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式协商民主体系的建议,有一定的创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