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水资源是人类食物安全最重要的资源,随着人口增加和对食物要求的提高,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日显短缺,如何拓宽资源利用的空间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直受到关注。稻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土地资源稻田的浅水环境可为水产生物鱼、虾、蟹和鳖提供栖息地,因而能否将水产养殖同水稻生产相结合,发展的稻田水产养殖复合系统以保证食物安全?是目前亚洲许多国家都在探讨的问题。稻田养殖水产生物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已发展了稻鱼、稻蟹、稻虾等多种模式,但我国稻田水产养殖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产出如何?仍不十分清楚。为此,本文通过文献和统计资料分析,并结合田间和农户调查,研究我国稻田水产养殖的潜力、模式和分布,并对5种主要模式的生产力和经济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稻田水产养殖模式发展的潜力。稻田水产养殖的分布主要受到热量、降雨量和灌溉面积的影响。中国大陆稻田养殖总面积0.201亿亩,占水稻总面积的4.46%,稻田养殖面积中61.5%分布在降水量丰富的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其中四川省和湖北省稻田养殖面积最大。目前全国有发展前景的稻田水产养殖主要模式有稻鱼、稻鳖、稻蟹、稻虾和稻鳅等。(2)稻田水产养殖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水稻单种系统中,稻谷522-589公斤/亩而稻田水产养殖中稻田在产出稻谷537-618公斤/亩的同时产出30-108公斤/亩水产品,而且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降低22-31%(与水稻单种比较)。(3)稻田水产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稻田的经济产出。水稻单种系统中,稻田总投入908-1151元/亩,稻田总产出1311-1618元/亩,净产出314-592元/亩。而稻田水产养殖中稻田总投入1552-4658元/亩,稻田总产出4440-15964元/亩净产出2496-12826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