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跟骨骨折的形成往往是由于高能量的损伤所导致,如从高处坠落(梯子、屋顶、树以及窗台等)和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当机动车正面碰撞时油门踏板或制动踏板的冲击力撞击足底导致骨折等)等,此外还包括踝部的扭伤以及不当的着陆(如滑雪运动员、攀岩爱好者及杂技演员等),在跟骨发生骨折后由于暴力可以通过肢体传导的因素,患者通常可能还会合并脊柱胸腰段的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髋臼骨折以及胫骨平台骨折或韧带损伤等并发症状。跟骨骨折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关节面移位不明显的患者一般行撬拨复位术治疗,而关节面严重塌陷并明显移位的患者常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因为跟骨周围毗邻的软组织较为薄弱,局部软组织在高能量创伤后通常会严重肿胀,在实际临床工作当中为避免术后伤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状的出现,经常需要将手术延迟,一般需要8~19天,最长多达2~3周。本研究通过观察记录应用气压足底泵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前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情况,分析评价应用气压足底泵治疗术前闭合性跟骨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5例新鲜跟骨骨折(骨折分型为Sanders IIIAB、IIIAC、IIIBC及IV)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 B两组,入院当天即开始治疗,A组患者应用气压足底泵进行物理按摩治疗,4次/日,1h/次,此组为实验组;B组患者采用传统抬高患肢,利用重力因素消肿治疗,此组为实验组。两种术前软组织消肿方法:1.应用气压足底泵对伤肢进行物理按摩治疗(实验组),4次/日,1小时/次。2.采用传统抬高制动患肢(对照组),利用重力因素进行消肿治疗。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消肿疗效的判定标准及术后伤口记录标准:分别于两组患者入院后每日检查患者伤足肿胀情况,直至伤足足跟部外侧软组织出现较为明显的皮纹征,即皱褶实验阳性,记录患者从创伤骨折后直至手术当日的时间区间,比较两组间时间区间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情况,伤口轻度渗出、发红为表浅感染;伤口裂开同时伴脓性分泌物为深部感染。手术治疗方式:AB两组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手术入路方式,手术切口始于患足外踝上1.5 cm处,沿外踝后缘与跟腱前缘中点向下到达足背外侧皮肤与跖骨皮肤的交界处,然后再转向水平方向切至第五跖骨基底外侧部,呈单一“L”型切口,随后将跟骨外侧区覆盖皮瓣全部掀起,腓骨肌向上方牵开,充分暴露跟骨外侧区域术野,采用No-touch技术,直视下复位骨折断端,最终置入跟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应用气压足底泵进行术前消肿治疗的患者至术日当天历时4~6天,平均5.44±0.73天,应用传统抬高患肢方法进行术前消肿的患者至术日历时4~10天平均7.83±2.04天,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A组中有1例患者术后伤口为表浅感染,经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后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万古霉素敏感;B组中有1例患者术后伤后为表浅感染,经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后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2例患者经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伤口局部理疗后,伤口愈合良好,均无深部感染的出现。结论:应用气压足底泵治疗术前跟骨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具有安全可靠,快速消肿、简化治疗过程、提前手术时机且术后伤口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治疗软组织肿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