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铁带材界面结合与膜厚演变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m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覆膜铁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金属与高聚物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环保性、美观性以及成形加工与封装保护保鲜性能,符合金属包装工业节能节材、绿色环保、高品味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因而自其被发明起就深受重视,并被认定为替代镀锡板(俗称马口铁)包装材料的未来产品。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面向国内覆膜铁制备理论和技术的迫切需求,聚焦国内覆膜铁企业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针对覆膜铁熔融覆膜过程中金属基材和高聚物薄膜界面间的结合行为以及覆膜过程与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规律,采用实验、数值仿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多尺度系统研究。研究以某国内大型企业覆膜铁生产线为依托,并以研究结果为该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覆膜过程熔融状态下薄膜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镀铬带钢(TFS)表面水合氧化铬之间的化合过程及行为规律,首先通过XPS实验对镀铬带钢表面水合氧化铬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确定水合氧化铬层由氧化铬、氢氧化铬、羟基氧化铬分子组成;然后使用分子动力学结合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建立了微观尺度下PET分子和氧化铬分子的结合模型,以及不同羟基浓度的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的结合模型。计算分析发现,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以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结合,对应氧化铬(110)、(200)、(211)晶面的结合模型的结合能分别为-13.07eV、-2.74eV、-2.37eV;羟基化的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间以生成氢键的形式进行结合,两者结合能与氧化铬表面羟基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特性,提高镀铬带钢表面水合氧化铬层中的羟基浓度可有效改善覆膜铁界面结合强度。(2)针对覆膜铁制备过程中镀铬带钢和PET薄膜在通过加热辊升温及覆膜辊降温的复杂温控流程下,基材与薄膜的全流程温度变化以及覆膜过程各界面传热行为,建立了覆膜辊-PET-镀铬带钢-加热辊一体化数值仿真模型,揭示了熔融覆膜过程中PET薄膜受热后在镀铬带钢表面熔融与凝固的行为规律,和PET薄膜内部温度变化规律以及覆膜工艺参数对其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及PET薄膜熔融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覆膜辊压力的增加使得PET与镀铬带钢界面接触弧长变长,在覆膜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增加了界面接触传热时间;覆膜速度影响薄膜熔融层厚,过大的覆膜工艺速度会导致覆膜铁薄膜完全熔融;覆膜辊和带钢初始预热温度增大都会使得熔融层厚更大,且过大的覆膜辊和带钢初始预热温度也会使得覆膜铁薄膜完全熔融;覆膜速度和覆膜辊与基材带钢的初始预热温度是决定薄膜熔融层厚度的主要工艺参数。(3)针对覆膜铁熔融覆膜过程中熔融态PET薄膜在基材镀铬带钢粗糙表面上的铺展、流动、填充行为,采用模拟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的方法,揭示了基材镀铬带钢表面轮廓对覆膜铁结合界面结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覆膜温度升高,覆膜铁界面结合率和结合强度逐渐提高;随覆膜速度的降低,结合率和结合强度逐渐提高;熔融覆膜过程中基材镀铬带钢表面温度不均会导致成品覆膜铁膜内出现气泡。(4)针对覆膜过程中由于原料条件、工艺状态及设备精度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成品覆膜铁产品表面PET薄膜的厚度在横向和纵向不均匀的质量问题,借鉴板形研究的方法和模型研究膜厚横向不均匀问题,从覆膜辊系颤振动力学角度研究膜厚纵向不均匀问题,采用解析分析结合数值仿真进行力学建模研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铬带钢表面的横向温差对覆膜铁表面PET薄膜横向熔融厚度起主要影响,提高镀铬带钢表面的温度可减小横向温差对PET横向熔融厚差的影响;覆膜辊压力与覆膜铁表面PET薄膜纵向厚度和纵向熔融厚度呈负相关特性;覆膜辊偏心对PET纵向厚度的影响呈逐渐衰减的趋势;硅胶层厚度的增加、硅胶层硬度的减少可减小覆膜辊偏心对PET纵向厚差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的煤炭市场无论是从宏观环境还是行业环境来看形势都比较严峻,煤炭企业的经营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种环境推动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很多的风险,如何应对风
正如物理学上的杠杆一样,一个支点能撬动整个地球,金融学上的杠杆同样具有着“以小博大”的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或途径借入资金,在自身拥有的资本金较少的情况下控制较大规模的
矿用胶轮车是煤矿辅助运输的关键装备,其在运行中容易因动力性能不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胶轮车的动力性检测是保障井下辅助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但是,现有底盘测功系统对矿用胶轮车这类特种车辆的检测精度无法达到煤矿安全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矿用胶轮车底盘测功系统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胶轮车在巷道内的行驶阻力、底盘测功系统的台架阻力进行分析,得出胶轮车底盘最大输出
本研究针对肉牛高效养殖技术中的关键点,开展犊牛早期断奶和育肥期日粮配制技术研究。试验1以西门塔尔肉牛犊牛和母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早期断奶对犊牛和母牛的生长性能及母
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任何矿井均需时刻保持有风流在对应的通风回路中流动。即使在通风系统因故障或定期检修需进行主通风机切换时,中断通风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最好能实现不停风切换。风机切换过程是利用多扇风门的启闭配合实现的,设计合理的多风门结构,不仅可调节流入井下各工作面风流的方向和风量,而且能实现主通风机的不停风切换功能。然而,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因风门故障,特别是在北方冬季极易出现因风
药物发现中,迭代分子设计是一种定向进化过程。经典的设计周期是设计、合成、分析和测试的多轮循环过程,费时费力且成本巨大。近年来,计算机硬件和药物设计方法学的不断发展
Ran结合蛋白1(RanBP1)是RanGTPase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在细胞核质运输、中心体装配、微管聚合、纺锤体组装以及细胞凋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RanGTP在人和小鼠MI
传统窄深槽加工工序繁琐,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差等问题,窄深槽缓进给磨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窄深槽缓进给磨削过程中磨削力大、磨削温度高,会造成磨削砂轮磨损严重,磨削表面存在缺陷、烧伤等问题,甚至形成磨削裂纹,严重影响窄深槽零件使用性能。因此,急需对磨削过程的磨削力及磨削后的表面性能进行研究,得出磨削参数对磨削力及磨削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窄深槽缓进给磨削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采用单层电镀CBN砂轮
膝关节在日常活动中是重要的承重和运动关节,结构复杂,运动量大,其损伤病变处于关节首位。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TKA)作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损伤等病症,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术后患者满意程度也较高,但每年仍然有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失败,需要进行二次翻修。膝关节股骨假体植入后由于材料属性与自然骨组织的差别造成应力遮挡,骨的自适应性会引发假体周围骨量异常,进而增加假体无菌松动和患者术后疼痛的
移动支付技术正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知识付费市场呈现持续扩张之势。近年来,知识付费市场竞争加剧,用户尝鲜意愿降低,产业面临用户时间和优质内容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