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可见,新时代下历史课程的核心目标已经转变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反映了不同方面的要求,家国情怀素养是诸多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素养的确立,适应了党和政府要求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在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为此,本文尝试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使家国情怀素养能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到实处,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通过从践行立德树人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三方面阐述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现实需要性,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同时,依托充实的课程资源、丰富的社会资源,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在研究本课题之前,围绕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中的现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家国情怀素养在目前课堂教学的落实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及存在不足,并进行归因分析。第四部分,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针对存在不足的原因,从设计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挖掘教学资源四个方面探索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本文希望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研究,能让学生对自己国家持有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真正落到实处。也为新时代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