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专业化与社会化发展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演进、发展中转化而来的。现代物流的发展是推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物流组织方式、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和商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流动,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条件。  本文以马克思、斯密的专业化与分工理论为理论依托,结合交易费用理论,分析物流专业化的实现形式,对物流专业化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从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运用统计数据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从总体规模、物流需求与物流市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从产业政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等多个方面阐述对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从专业化、社会化视角分析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提出电子商务条件下现代物流的发展策略。对物流专业化与社会化发展趋势中的两种现象进行研究,并从产业关联、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物流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选取现代物流的三个发展方向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现代物流由传统物流演进、转化而来,是物流职能专业化与社会化发展的体现。在演进、转化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分工和专业化。物流产业的形成,是外延式分工的扩展过程,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从企业组织内部分工的角度看,物流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也是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结果。在仓储形态的发展变化中,仓储形态不会消失,而只会发生转移。物流专业化的实现形式在现阶段主要包括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虽然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者和集成者,但是两者在服务上更多的应该是互补关系和合作关系。现代物流与各产业的融合是专业化与社会化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产业融合不是产业边界消失,也不是对分工和专业化的否定,而是产业边界的拓展。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规模化发展、建立在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协同发展和绿色物流。对此应予高度重视、积极支持。
其他文献
为确保北京电网经济、可靠地供电,文章从规划的角度论述了已经使用与即将规划使用的各种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改善500kV电网结构,加强和扩大以北京电网为中心的受
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调整的关键时期,国际贸易和投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发展中国家发展后劲不足,就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现强势增长的中国也进入“新常态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际分工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在参与全球化的经济活动过程中,世界各国不仅仅依靠本国自身的要素(资金、资源、人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