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x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环境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的平台,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为学生主体性发挥创造前提。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弥补了很多传统讨论法的不足,优势突出,适宜推广。本篇文章的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曾经多次实践过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通过这些实践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学习,笔者对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认为这种教学法应该在高中历史课堂推广使用。本篇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概况。在这个部分讨论了定义、基本流程和基本特征几个方面。第二部分,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应用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心理学理论的依据、教育学理论的依据等。第三部分,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以《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一课为例》。分为讨论准备、讨论过程和讨论总结几个部分进行充分论述。第四部分,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以《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为例。主要从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有利于实现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五部分,旋转舞台式小组讨论教学法的不足和应对策略。主要从时间空间限制、内容限制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等方面指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加以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大脑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心肌缺血性后适应(myocardial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MIP)系指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初期实施短暂的再缺血而发生对心脏的显著保护作用。经过十余年的研究,近年发现其是又一种可
目的:探讨红舌与证素的关系,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1018例临床病例中红舌与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红舌对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病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