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妇女史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60——80年代是一个激烈动荡时期。在这一时期,大量美国妇女加入到劳动大军的行列,就业人数创出新高、就业领域也得到拓展。妇女大量外出就业,对美国上百万家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此使得美国的家庭模式、家庭功能和伦理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同时还引发了一些新的家庭问题。虽然不能说这些问题的出现完全是由妇女大量就业造成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其中的关系。就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跟男性就业相比,美国妇女就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职业分布上的性别隔离;男女同工不同酬以及由此引发的“妇女贫困化”问题。同时,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发展以及广大妇女平等意识的觉醒,妇女们在经济上要求平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法案,例如:1963年《公平工资法》、1964年《民权法》第七条、1974年《平等就业机会法》以及1978年《怀孕歧视法》等等,对于保证妇女的平等就业以及纠正人们的男女不平等意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时期妇女就业的分析,揭示出在美国这个一贯标榜“民主”、“平等”的国家中存在的一系列就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美国社会。在资料运用上以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调查报告以及美国学者的著述为主,在研究方法上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1960——1980年美国妇女的就业情况及妇女就业对妇女产生的各方面影响进行考察和分析。本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述1960年以前的美国妇女就业。第二部分论述1960——1980年的美国妇女就业。通过分析得出:在这段历史时期,无论是美国白人妇女、黑人妇女还是移民妇女,其就业率、就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部分论述1960——1980年美国妇女就业的影响。分析美国妇女就业对家庭产生的诸多影响,如:家庭模式的变化、伦理道德的变化以及各类家庭问题的出现等等。第四部分分析1960——1980年对妇女就业产生影响的美国社会环境,包括全国妇女组织与妇女就业、联邦政府促进妇女就业的措施以及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第五部分提出在这段历史时期美国妇女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劳动力就业隔离、男女收入的差别以及“妇女贫困化”现象。结语部分对1960——1980年美国妇女就业做了简单的总结,认为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在男女就业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妇女就业所存在的问题都值得我国借鉴。虽然我国一直倡导建立平等的社会,但是在人们意识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仍在作祟,使得社会上出现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妇女就业难、妇女报酬低等现象。因此,可以说要想在全社会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我们任重而道远,还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