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解资本收益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力资本在资本要素构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那些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即使在非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中,那些关键性的人力资本也同样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因此,传统的由物质资本独享资本收益的分配模式将受到挑战,对于“厘清企业资本收益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究竟各自发挥了多大作用”既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空白点也是关系到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各类企业深入改革以致持续经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2005年3月22日,上海浦东新区与上海市工商局联合发布了《人力资本出资试行办法》,规定人力资本入股可抵公司注册资本的35%。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凸现了实务界对人力资本重要性的认可和共识,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大的现实背景和基础。鉴于此,论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重解资本收益——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资本收益研究”这一脉络,试图从人力资本的视角,重新解析企业收益的创造过程,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分解资本收益,打开价值创造的“黑匣子”,进而创造性地从贡献的角度探索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问题,为企业收益分配的前提和方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定量依据,为完善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论文可能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论文采用了源(理论渊源)——流(学术流派)——域(研究领域)层层推进的渐进式结构,从理论渊源上阐述人力资本视角下资本收益理论的基础,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参与资本收益分配的各种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本论文将研究的领域,并在之后的行文中为实证研究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再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解决现实问题,验证理论和假设的科学性。2、提出了“资本收益运动过程心电图”的管理模型,将资本收益的运动过程形象的比拟为心脏搏动的动态过程,形成了企业价值创造系统,运用价值链理论,通过鱼刺图价值分解法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来梳理和明确企业价值战略目标,将价值运动过程的驱动因素逐步分解,尤其是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探讨了智力资本在资本收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构建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模型,从微观的角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利用“倒轧差分”方法将物质资本价值创造部分予以剔除,应用模糊计量法得到本年度整体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增值贡献,并且运用实际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实证计算,得到了数据库中每个企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资本收益创造过程中的各自贡献额度。4、论文在研究数据的选择上区别于其他上市公司研究,选择的是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作者查阅了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在信息可靠性和信息披露程度上反而是非上市的国有企业财务数据更可靠,确保了研究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本市场数据缺乏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5、深入企业实践,进行“田野研究”(field study),以国有企业——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管理贡献明细帐和关键事件法为线索,将影响企业家贡献价值创造的关键指标进行分解,形成问卷,并选取具有影响力的被访者进行访谈和填写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先生在2001-2004年期间的管理贡献进行计量,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冯根生难题”。由于计量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资本收益创造过程中的各自贡献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颇具难度的课题,所以可供参考的已有相关研究不多,但是现实的困惑和学术研究的空白点都使得它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限于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论文仅是一次尝试性的创新研究,难免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和有识之士加入到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中来,从而丰富和完善资本收益的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近代(1840—1919)以降,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的普及和造纸技术的发展,日记逐渐成为士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仅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至今有日记留存的近代人物便超过1 100人。对于
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深入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最新发展趋势,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
为建立一种牛乳中沙门氏菌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序列和荧光定量PCR要求设计了合适的特异性引物,然后提取菌体DNA,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以重组质粒
探明肿瘤效应分子的分布规律、活性状态、效应机制及相互作用,将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案,促进体内抗肿瘤效应更充分的发挥,而同时又避免或抑制促肿瘤发生发展的
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对于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利用质量工程技术,设计并生产出低成本、短周期、高质量、高可靠性的
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改进的目标是生产管理零缺陷,并使长期的过程均值接近目标值,过程方差接近零。然而,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过程受控但不满足短期规格限的现象。解决这类问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永城市部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该市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