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合理放矿截止品位的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本论文分析与评述了之前放矿截止品位研究的技术现状,其中重点评析了极限放矿截止品位、组合放矿截止品位、无贫化放矿截止品位这三类研究成果;分析了放矿截止品位相关理论(松散介质、连续介质放矿理论、回贫预测方法等等);并分析了不同放矿截止品位时的崩落矿岩移动规律。 然后,通过将理论与实验相互结合,首次探讨并揭露了不同放矿截止品位方式间的内在本质关系及更广意义上的相互转化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1) 尽管不同放矿截止品位及其相应放矿方式在最初提出时所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同,但都以椭球体放矿理论为最根本依据,都受椭球体放矿理论自身所带有的优势和局限的影响,相互间仍然存在着内在的本质关系,即极限截止品位放矿方式,无贫化截止品位放矿方式都是组合截止品位放矿方式中的特殊形式,只是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会造成不同的经济效益等等。 (2) 组合截止品位放矿方式的组合方案最为复杂,包含了一切截止品位放矿方式,但并非各个组合方案都是最优的放矿方案,无贫化放矿应属其中最理想的方式,但由于受矿体倾角和厚度限制,且放矿管理要求更加严格,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很难完全做到,实践中,实施适当的组合放矿截止品位方式,如逐步降低贫化率的方法较好。 (3) 不同放矿截止品位方式是源于对整个矿块最大总赢利的看法、对崩落矿岩流动空间的连续性的利用程度、对步距间或分段间放矿的相互影响的重视程度、对矿石损失和贫化间关系看法、对矿石残留体的利用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 并在更广意义上提出了不同放矿截止品位方式进行转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面临的问题、必要的建议和措施以及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最后,分析了计算机随机模拟伪随机数产生问题,选择Visual Basic 6.0作为编程语言,在九块随机模拟放矿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放矿的计算机流程图和编写和开发了新的随机模拟程序,较好的解决了随机数的产生问题和下移模块的判别问题,初步验证了九块放矿模拟的可行性并提高了程序的可视性和扩展性。
其他文献
秋天的味道很淡,总是流淌在时光里,于不经意间触你一下,又害羞似的跑开,如同缥缈的仙乐,伸手时从指缝间流走,转身后又与你形影不离。秋天清晨的味道,要以那微凉的清风最令人
膏体充填是煤矿绿色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煤矿膏体充填技术发展较快,得到了广大煤矿企业的重视和关注,并在诸多煤矿得到了推广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其系统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具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也因此充分彰显其信息处理优势,校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是国内高等学校进行海量校友信
随着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给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带来巨大影响,尤其采动应力及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区段煤柱宽度的留设不合理,直接导致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极其严重,返修量剧增,成为制
煤矿的建设与生产,必须处理好采煤与掘进、采煤工作面之间以及掘进工程之间这三个接替关系,从而实现采掘平衡。采掘平衡会保证均衡、安全的生产,对矿井设计和煤炭生产有着极
随着市场的需求和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使用的数码电子产品及相应设备中都需要对保护膜,导电膜、屏蔽膜等膜切件进行贴覆,并且对贴覆后的产品进行质量的检测,因此对膜片贴覆机
该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对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系统进行了系统功能完善.改进了渗流计算中模型的边界条件、破坏单元处理方法,使系统能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