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柬埔寨和泰国之间有着难解的历史恩怨。近年来,位于两国边界的柏威夏古寺,成为两国领土争端和矛盾的焦点。柬泰因柏威夏古寺的争端由来已久,长达数十年,而产生的争端已有数十年之久。海牙国际法庭于1962年对柏威夏进行判决,认为该古寺归柬埔寨方面所有,由此引发泰国方面的强烈不满,随后围绕着古寺的争端问题,接连不断,火种由此埋下。柏威夏寺争端问题非常复杂,它缘起于殖民时代留下的边界问题,其中既有文化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又有国际法庭判决埋下的诱因,还夹杂着浓重的民族主义情结等因素。柏威夏寺所处的独特地形和柬泰两国在历史上的纠葛等因素,造成了双方在该地区争端的复杂化。从历史上来说,泰国和柬埔寨是中南半岛上两个古老的国家。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柏威夏寺正好处于柬埔寨和泰国边境的战略制高点上,站在古寺之上可以俯瞰柬埔寨北部平原。柬泰两国在历史上都曾宣称对柏威夏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裁定柬埔寨胜诉,泰国在接受判决之后撤回了军队,但是又发表声明,一旦有新的证据,将保留收回古寺的权利。两国在柏威夏古寺附近区域的边界线没有最终划定。2007年,柬埔寨开始筹备进行柏威夏寺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这再度引发两国之间的争议。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柬埔寨的申请将该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发泰国的不满。这在泰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导致泰国国内政治危机加剧,泰、柬两国为此爆发了第二次争端,此后双方纠纷不断,甚至不惜大动干戈。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双方为缓和局势也进行了多次谈判,但在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两国尤其是泰国执政者不甘示弱,以免被国内的反对派抓住政治把柄,或者受到国内民众抗议的压力,从而使得柏威夏寺问题与两国之间政治和外交角力的游戏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各自国内政治因素的压力和影响下,双方在柏威夏古寺周围区域的主权问题上各不相让,在解决途径等方面也意见各异,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在是否需要国际社会介入和干预的问题上,柬泰两国有着不同的看法。柬埔寨方面在面对与泰方近年来持续不断地纠纷冲突过程中,建议东盟及联合国安理会势力的介入。对此泰国方面则认为外借的介入双方解决争端无济于事。在其看来,双边会谈则是解决冲突的最佳方式。2008年7月柬泰第二次柏威夏古寺争端爆发以来,由于不断发生冲突,两国关系严重恶化,也影响到了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和不少国家的关注。就东盟来说,泰国和柬埔寨均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两国持续数年的领土纠纷和边境冲突,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严重违背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宪章》的基本精神,因此东盟对柏威夏古寺争端事件不能不去关注。对于联合国安理会来说,柬泰双方在柏威夏古寺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再次发生争端,双方也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显然也有背于安理会维持世界和平稳定、依靠谈判来解决冲突的宗旨。从介入的程度来看,东南亚国家联盟、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总体来看,为平息这场由领土争端引发的边境冲突,柬方采取的策略是求助于联合国和东盟。安理会也表态支持东盟为解决这一冲突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并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和东盟合作。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柏威夏寺争端问题上柬埔寨和泰国有着各自的打算。柬埔寨政府希望联合国安理会介入解决两国边境冲突,这是因为国际法院1962年把柏威夏寺判给了柬方,所以柬埔寨方面认为握有“王牌”,联合国介入只能对柬方有利。不过泰国似乎也不示弱,泰国总理府发言人巴尼坦曾经表示,如果柬埔寨再次向联合国安理会投诉,泰国也将进一步提供解释。显然,泰柬两国围绕柏威夏寺的归属问题的争执,解决起来并非那么简单,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实际上,正如很多资深国际问题专家所认为的,无论国际社会是否参与调停或者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柬泰两国只有通过对话、相互妥协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