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意义上的地方税,是指划归地方征收和管理或由地方政府征收使用,构成地方财政固定收入来源的税收,它是地方政府正常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若干次税制改革,其中,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但是,我国目前的地方税体系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在税权划分方面不是很规范,纯地方税收入的实际规模太小,地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税种等。地方税体系还远达不到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水平,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及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完善问题,对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等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以寻求构建地方税体系的制度创新,提出完善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地方税体系的基本设想,形成了“理论分析-国外借鉴-问题阐述-完善建议”的基本分析思路。在全文的研究中,笔者始终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并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实际数据分析当前税收实际,并融入经济学、制度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思想,力求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地方税收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我国的地方税收实践。
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其次是当前国内外关于选题的研究现状,最后明确研究的结构和方法。第二章是地方税体系的理论概述。介绍了地方税的理论基础,地方税体系的相关概念及地方税体系的构成内容等。第三章是外国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情况比较及经验借鉴。主要介绍了几个典型国家的地方税体系现状,并进行了经验总结。第四章是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地方税体系构成内容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当前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基本设想。从具体内容上详细阐述了如何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