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机离线测试方法设计与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网络服务推动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作为网络承载的重要设备——以太网交换机,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为满足需求带来的产品快速的更新换代,需要开发人员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成本,并能准确验证硬件板卡设计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功能实现。离线诊断系统的效率高低和故障定位方法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效益。为达到交换机离线诊断快速故障定位,高效故障隔离的目的,本文描述了交换机离线诊断系统的软件架构和诊断测试模块组成,主要基于交换矩阵压力测试方法对以太网交换机系统级测试进行了下列研究。(1)系统级测试需要构建数据包和数据测试回路,控制数据包转发并最终验证返回的数据完整性,该过程需要多个ASIC参与协作。本文探讨了交换矩阵压力测试中的压力衡量标准,根据数据总线、桥接芯片和交换矩阵中的转发控制特点构建符合目标端口索引条件的数据包,构建一种测试方法将不同优先级数据和不同数据速率的数据链路进行统一测试,提高测试效率。(2)测试链路构建过程具有复杂性,通过以桥接芯片为中枢点,进行桥接链路与端口链路划分,从而减少具体测试中需要构建与维护的链路总数。对硬件数据链路进行软件抽象,提供多种访问和扩展接口。(3)针对交换矩阵与接口芯片间链路同步问题提出设备接口模型: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共有数据与私有数据进行隔离处理;提出本地数据库维护机制,将硬件逻辑转换为软件逻辑;实现中控卡到线卡链路的构建方法与远程接口通信多级代理,中控卡只需将远程线卡接口视为不需特殊处理的一般化接口节点。(4)对交换机庞大的分布式系统构建交换矩阵管理模块。同时,本文对测试失败的故障芯片提供了实用的调试工具,能够高效定位故障并进行进一步解决。交换机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离线诊断系统的验证,从而找到或追踪硬件缺陷和故障,为硬件设计提出快速和有效的建议。高效的交换机离线诊断系统设计是提高开发人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其他文献
作为下一代通讯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技术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系统中的每个基站配备着几十根到上百根天线,这些天线在同一频率上同时为多个用户
TD-SCDMA的长期演进即TD-LTE,是移动通信技术向前发展的最新进展,它以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为核心,已成为近几年来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   本文基于国家科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无法离开无线网络,而在今后的日子里,物联网也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成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实现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异常行为检测是实现视频监控智能化必须解决的难题,其主要任务是对人口流动性大、人口密
图像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图像的获取、处理到后期的分析、理解。其中,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的关键环节,人们可以通过图像分割从图像中找到希望获取或者感兴趣的区域或者目标。阈值
高速铁路环境作为高速移动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相对低速情况下需要更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支撑。高移动性加剧了无线信道时变程度,在如此恶劣的信道环境下,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数
盲源分离(BSS,Blind Source Separation)是指仅从若干观测到的混合信号中提取、恢复出无法直接观测的各个原始信号的过程。独立分量分析(ICA,IndependentComponent Analysis)是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外观设计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府、企业对外观设计专利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分布式自组织的通信网络,由大量部署在指定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网络内的sink(汇聚)节点接收来自其他节点传送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