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杜仲胶产量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n225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既是名贵的中药材,又是重要的胶源植物。杜仲胶以其特有的高绝缘性、高强度、耐酸碱、防老化和形状记忆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但是由于杜仲树生长缓慢,且主要提胶原料杜仲叶的含胶量低,使杜仲胶的工业化生产受得了限制。如果采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促进杜仲胶的合成,就可以在不受田间条件制约的情况下进行杜仲胶的快速大量生产。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杜仲胶产量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利用杜仲种子进行杜仲无菌苗培养,试验发现,杜仲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另外,采用去掉部分胚乳发芽法可以使发芽率提高到94%。 以无菌苗的幼茎、叶片及子叶等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光照时间、培养温度等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建立愈伤组织体系。结果表明:采用MS培养基并且附加2.0mg/LNAA+0.5mg/L6-B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B5培养基上附加1.0mg/LNAA+1.5mg/L6-BA,同时控制培养基pH值6.5、光照时间12h/d、培养温度25±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在杜仲的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中杜仲胶的含量与愈伤组织的生长周期、继代培养次数、培养基中前体乙酸的浓度等都有密切关系。愈伤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以后,其杜仲胶含量首先略有下降而后又迅速上升,接种第20天后,愈伤组织中杜仲胶的积累基本趋于稳定。另外,愈伤组织的含胶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第5代~第8代处于一个含胶量的高峰值,之后又迅速下降。乙酸的添加能提高愈伤组织中杜仲胶的含量,且随着培养基中乙酸浓度的升高,含胶量呈升高的趋势,但同时又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培养基的最适乙酸浓度为1.0mmol/L,此时愈伤组织中的杜仲胶含量为7.59%,愈伤组织的增长率为2255.26%。 通过对杜仲不同组织中含胶细胞的显微观察发现,杜仲含胶细胞是一种细长的、两端略膨大的、丝状分泌单细胞,其横切面形状多样。在当年生的生的杜仲幼茎中,含胶细胞主要分布于初生韧皮部并靠近形成层的部位。此外光照有利于含胶细胞内硬性橡胶颗粒的积累。
其他文献
RT培司,化学名称4-氨基二苯胺,是一种染料中间体,也是生产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重要原料,在橡胶助剂、染料、制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该产品的生产工艺路线有十多种,但是用于合
本研究以安徽皖南山区的泾县、黄山区、绩溪县、黟县、祁门县、歙县、徽州区7个不同县(区)以及浙江省桐庐县的中华蜜蜂群体为实验素材,每一群体各取30只工蜂测量其10个主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