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交易,在西方国家和地区等,是一种常规化的交易制度。又被称作证券保证金交易,或者证券信用交易等。但是相比较而言在我国,2010年3月才有第一批券商获准试点,进而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至今也才经历了几年的时间,各种制度的建设与变革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完善。其中,保证金的设置问题又是融资融券这些各种交易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一方面,保证金作为担保物,由客户交给证券公司对冲因标的证券价格波动而带来的信用风险等;另一方面,保证金也使得融资融券具备了杠杆效应,赋予了它诸多的优点。我们可以说,不管过高还是过低的保证金制度对融资融券交易的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过高的保证金会降低市场的流动性,减少证券公司的业务,但过低的保证金又会增加券商的信用风险等。我国监管者在引入保证金时,出于保护本国资本市场的目的,统一设定了相对较高的固定保证金比例。而券商为了完全规避风险,普遍把保证金比例比国家规定定得还要高。随着业务规模扩大,采取这样的方式决定保证金比例显得有失偏颇。目前在我国,一些学者从期货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尝试引入VaR方法,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较为简单粗糙。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模型中只单纯把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列入考虑当中,而忽视了投资者的初始负债等因素。由于在期货交易当中只是多空方的盈亏互补,没有实物交割,单纯考察股价的波动是合理的。但是融资融券存在着明显的借贷特征,交易完成需平仓还本,投资者账户内的资本和原始负债对是否能够成功平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除了股票波动率外,还把初始负债等因素也纳入了模型中。此外,由于融资融券的费用也是证券公司不能忽视的直接收入,我们把利率也纳入了模型,使得模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实证中我们选择了广汇能源和中信银行这两只股票分别考察融资和融券。本文针对融资融券的交易特征,从股票波动率、初始负债、融资融券利率等几个因素考虑,推导出基于VaR-GARCH方法的实时动态维持保证金计算公式。通过对模型中得出的维持保证金比例的检验,可以在融资融券过程中的每一日对证券价格的现时风险做出合理且及时的量化和调整。既能有效保护证券公司的资产安全,又能节省投资者的资金占用,提商市场效率。最后经计算,我们得出了符合国家规定,但又较优的保证金比例。由于条件所限,模型中有着一定的假设并对市场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配合动态保证金制度能够在我国资本市场顺利运作,在第四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些配套建议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