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合成水滑石分离及尖晶石固化模拟核素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ouo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事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高放废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高放废液的安全处理处置已成为核电事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目前高放废液分离固化处置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新方法。采用实时合成水滑石煅烧制备尖晶石的方法分离固化高放废液中的一元放射性核素(Sr或Nd)和两元放射性核素(Sr、Nd或Sr、Th),考察了pH值、n(M2+/M3+)和核素初始浓度对核素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XRD、FTIR、TG和SEM等手段对含模拟核素水滑石进行表征;以核素归一化浸出率为考核指标,并借助XRD分析,研究并确定包容模拟核素尖晶石固化体的最佳制备条件,利用FTIR、SEM/EDS等手段表征了固化体的结构、微观形貌等,并测试了固化体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实验确定的锶分离最佳实验条件为:初始C(Sr)=70mg/L、 pH=9.5、n(M2+/M3+)=3,在此条件下锶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钕分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初始C(Nd)=150mg/L、pH=10、n(M2+/M3+)=3,在此条件下钕的去除率可达到96%以上。最佳条件下合成的含一元核素样品均为单一水滑石相,分离的核素全部嵌入了水滑石的晶体结构中;含一元核素的水滑石形貌为六边形,粒径约为2μm。包容锶尖晶石固化体和包容钕尖晶石固化体制备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100℃,煅烧时间为4h,其中锶包容量为0.648%,钕包容量0.601%。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尖晶石固化体由氧化镁和尖晶石组成,分离的锶和钕均能全部被尖晶石固化体所包容。包容锶固化体和包容钕固化体都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满足深地质处置的要求。实验确定的锶钕同时分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C(Sr)=90mg/L、初始C(Nd)=70mg/L、pH=11、n(M2+/M3+)=3;在此条件下锶和钕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8%,含锶钕样品为单一水滑石相,形貌为六边形,分离的锶和钕全部嵌入到水滑石的晶体结构中。锶钍同时分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C(Sr)=70mg/L、初始C(Th)=50mg/L、pH=10、n(M2+/M3+)=3,在此条件下锶的去除率可达97%,钍的去除率超过99%。最佳条件下合成的含锶钍样品煅烧样由氧化镁和尖晶石组成,分离的锶和钍全部嵌入到尖晶石固化体的晶体结构中。在1100℃下煅烧4h后,制备的包容锶钕尖晶石固化体和包容锶钍尖晶石固化体同样由氧化镁和尖晶石组成,分离的核素全部嵌入尖晶石固化体的晶体结构中,且两者均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也能够满足深地质处置的要求。
其他文献
虽然现阶段受日本海啸影响的核泄漏事件余波还没有过去,但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出现,核能因其对环境和能源的贡献,其研究和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这次事件也反映了核反应堆
冲击动力灾害是矿井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呈现急剧增强的趋势。冲击动力灾害的有效监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基于损伤力学建立了弹塑脆性体力学模型,揭示了煤岩损伤破坏特
负氢离子源因具有高中性化效率,低表面充电等特性,在磁约束核聚变、高能物理、半导体刻蚀、材料改性和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在核聚变方面,基于负氢离子源的
采用5个标准测试函数对多组群教学优化(MGTLO)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并将仿真结果与基本教学优化(TLBO)算法、混合蛙跳算法(SFLA)、差分进化(DE)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仿真
高能重离子碰撞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在极端高温和高密度的环境中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形成的相关信号并研究其特性和新现象,它对应为夸克和胶子被解除了禁闭,发生了从
利用五次Hermite曲线建立了满足电缆路径曲线段边界约束的数学模型,通过最小化Hermite曲线的近似应变能,保证了生成的路径曲线具有较佳光顺性,尽可能避免了多余的环圈和尖点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今天,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文章以固定资产折
松动件监测系统(Loose Part Monitoring System,LPMS)是核电站必备的安全设备之一。本文结合国家重大专项“AP1000核岛重大关键设计技术研究,2010ZX06001-001”,浙江省公益基金
目的研究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和风险。方法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2例,分药物组(对照组)和药物+康复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