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的鲁棒性和可控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网络横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已经被广泛用于对复杂系统建模和分析复杂系统内特征和行为的有力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复杂网络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让这些系统呈现出更复杂的性质并具备实现单个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同时也会使得系统鲁棒性降低甚至导致大规模系统失效或灾难的发生。网络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如何使得系统鲁棒性降低?引发大规模故障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复杂网络系统是否可控?这些都是复杂网络中关键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系统,寻找出提高现有系统鲁棒性的策略,建立新的具有高鲁棒性的基础设施系统,并为如何控制复杂系统提供指导。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构建了一个相互依赖有向网络模型,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相互依赖有向网络的理论框架,发现相互依赖有向网络的鲁棒性特征比相互依赖无向网络中的更丰富,比如相互依赖的有向随机(Erdos-Renyi, ER)网络比相互依赖的无向ER网络鲁棒性低,并且表现出无向ER网络系统中不具有的混合相变。相互依赖的有向无标度(Scale-free, SF)网络中,在对比存在出入度相关性和不存在出入度相关性的情况时,需要同时用到定义网络鲁棒性的标准:渗流阈值和整个节点失效过程中极大连通子图的规模的积分。另外,发现了每一层网络内节点的出度和入度的相关性可以提高度异质网络的鲁棒性,而降低高耦合的度同质网络的鲁棒性。大部分的实际网络是度异质网络。通过将理论框架运用与国际贸易网络系统,发现出入度联系可以提高真实系统的鲁棒性,验证了理论结果。提出了随机寻找最小驱动节点集合的方法,并在人体肝脏代谢网络和人体信号网络中对驱动节点进行分类,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驱动节点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发现人体肝脏代谢网络中驱动代谢物往往具有比较强的影响其他代谢物状态的能力,而不容易被其他代谢物的状态所影响。本文找到了36个关键驱动代谢物中,其中27个代谢物是核心代谢物;高频驱动代谢物倾向于是连接不同代谢通路的代谢物,对整个代谢系统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说明了关键驱动代谢物和高频驱动代谢物可能是潜在的药物靶标。发现在人体信号网络的信号流中,与下游的驱动节点密度对比,上游的驱动节点更密集,并且低入度的节点在调控人体信号网络状态中有着重要作用。另外,为了控制整个网络,发现控制癌症相关基因的调控因子比直接调控癌症相关基因成本更低。这为人体信号系统的实际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优化选择容易被控制的重要部分网络的方法,通过计算ER网络,SF网络和23个真实网络中被选择的部分网络的最小驱动节点密度,发现这里的最小驱动节点密度比随机选择方法得到的部分网络的最小驱动节点密度要低,说明了优化选择方法比随机选择方法要好。另外通过分析实际人体信号网络和人体有向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优化选择的部分网络的生物意义,发现优化选择的部分网络倾向于是癌症相关基因,说明了优化方法选择的部分网络是重要的。提出了一个分析任意度分布有向网络中四种极大连通子图可控性的理论框架。发现了在ER网络和SF网络中,随机删除1一p比例的节点,随着剩余节点比例p的增大,控制极大连通子图的最小驱动节点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关键点p=Pm处呈现出一个峰值。对于ER网络,最小驱动节点密度的峰值与网络的平均度<k>无关,而是由Pm(κ>决定的。另外,控制度异质网络中极大连通子图的最小驱动节点密度比度同质网络中的要高,说明了度异质网络中极大连通子图比同质网络中的极大连通子图更难被控制。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将传感、通信与计算等功能集成在一个微小模块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无线传感网络的深入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数量庞大、类型繁杂,如果不能有效地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则会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校分类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很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多机器人系统的编队控制、多机械臂的同步控制、无线传感网络的动态配置、多飞行器的自主导航等。对多智能体系统设计其通信机制
视频序列的多目标跟踪研究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视频监控、智能导航/辅助驾驶、智能机器人、行为分析、视频检索、生物医学等领域。视频多目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信息科学领域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协议,依
学位
在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风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重视。本论文是围绕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所用到的双馈电机及网侧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并仿真。论文介绍了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首先对无刷双馈电机进行了分析,详述了其工作原理及推导了无刷双馈电机转子速d-q数学模型,在SIMULINK系统仿真环境下,构建了无刷双馈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机器人焊接应用的广泛开展,对焊接电源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人焊接要求与机器人配套的焊接电源具有数字化的控制系统和能够进行实时通信
主动磁力轴承作为一种优秀的机电综合体,它具有许多老式的接触式轴承所不具备的优点,比如没有摩擦,故没有磨损,无需在轴承转子和定子之间涂润滑剂,因此转子运动更快,使用寿命更长。正因为这些优点,主动磁力轴承受到工业领域比如轴承行业以及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但由于磁力轴承本身固有的特性,如不稳定性、参数不确定性、模型存在非线性等。在过往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要求。需将新
飞艇耗能低,易拆收,机动性强,这些特点使其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不需要专用的起降场就可以垂直起降或空中悬停,在空中广告、节日庆典、飞行表演、航拍等方面使用非常广泛,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