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和标准的推陈出新,广大教育研究者们将研究视角转移到课堂提问上。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研究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只停留在有效性的概念及特点上,关于有效性的评价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本课题工作则以多节高中生物课的实录为实践素材,再通过多种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最终探寻出一套科学且实用的课堂提问评价量表,而该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完成的:首先,确定课堂提问的评价指标及维度。先运用观察法初拟出7个评价指标。之后,再通过访谈法征询一线教师及学生对初拟评价指标的意见,进而确定了13个评价指标。之后,又运用德尔菲法邀请十位专家对13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以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最后则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这13个指标进行维度分析,进而确定了3个一级维度及4个二级维度。其次,确定课堂提问的评价标准。以教育学、传播学及IRF话语分析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对截取的视频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得到有效提问与无效提问的不同之处。之后,又运用问卷法对500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参照调查结果对初拟的评价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制定评价课堂提问的量表。先初步拟定出评价量表。之后,又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最终,则邀请了五位一线教师对同一位高中生物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进行评价,并征询评价者对于该量表的意见,进而对该量表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