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接口设计及其在调试系统中的重配置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o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场通信技术由射频识别技术演化而来,在该技术应用于消费级市场之后凭借着其便捷、安全的特性步入了各种应用场景之中。为了适应无人机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试飞、迭代调试的特点,实验室研发的多旋翼无人机飞控芯片将集成NFC无线通信技术用于系统的重配置与调试工作。本文以FPGA和微控制器搭建了无人机飞控芯片原型系统,基于NFC通信协议在FPGA中实现了符合NFC-A技术标准的双接口逻辑电路,并在微控制器中完成了应用层程序的设计。本文在对NFC的三种工作模式及其协议栈进行研究之后,确立了以系统资源占用最少、自由度最高的卡模拟协议栈作为系统重配置功能的研究方向,并根据该协议栈进行了系统软硬件功能的划分。依据NFC-A技术对应的国际标准ISO/IEC 14443-A在FPGA平台上规划了NFC双接口电路的整体架构,设计了优化的米勒码解码器、曼彻斯特码编码器、校验电路、协议控制逻辑电路来负责系统与射频场的交互;为了能够完成FPGA与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而设计了一套命令和寄存器集,使微控制器通过中断和SPI串行接口与NFC双接口电路进行交互;同时为了弥补协议中缺乏复位命令而不能使FPGA的电路在通信结束之后复位的缺陷,设计中使用滤波器从输入信号中获取了复位信息。在协议栈的应用层,根据NFC Forum第4类标签操作规范及其基于的智能卡文件管理系统在微控制器上编写了卡模拟程序,并连接了微控制器的在应用编程功能和信息安全课题组开发的信息安全单元对系统进行重配置。使用Modelsim对NFC双接口电路中的各模块功能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对系统中涉及到的协议栈中的命令及自定义命令进行了单命令验证。结合无人机飞控芯片原型系统、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PC搭建了硬件测试平台,对系统的初始化、去激活、读取、写入、解密和重配置功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和手机反馈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本设计可以遵循卡模拟协议栈与NFC手机进行通信,并完成包括在线编程和数据解密在内的系统重配置功能。通过对速度的实际测试,可知该系统满足在线编程和传输加密飞控参数的使用需求。
其他文献
激光反馈干涉,也称为激光自混合效应或注入调制效应,是指激光器输出的光被外部物体反射或散射后,其中一部分光又反馈回激光器的谐振腔内,反馈光携带了外部物体的信息,与激光
近年来,我国的制药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于产品生产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文中,将就制药设备CIP与SIP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
1.ECT2串联BRCT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ECT2是一个人源的调控蛋白,它在细胞周期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ECT2是由N端的三个串联BRCT结构域和C端的DH-PH结构域组成。N端和C端的结构域之间有相互作用,并且能够形成一种自抑制的状态。在有丝分裂后期,CYK-4与ECT2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并解除ECT2的自抑制状态, CYK-4的4个磷酸化位点在相互作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中心纺锤体,被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也是研究害虫防治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机理的重要模型。本研究以球孢白僵菌为对象,探索了凝溶胶蛋白基因BbGEL1对于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