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县老城区声景空间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全球化和城镇化趋势中,出现了全球“同声”的问题,在现行的城市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中,人们往往关注物质空间而忽视非物质空间,重视噪声控制、忽视声景空间分析,使声环境控制往往流于形式。声景作为立体层面上的景观元素,对维育城市个性、营造城市活力、控制城市噪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夏河县城作为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影响下的旅游型城市,在甘南州乃至整个藏区承担着重要的宗教旅游与宗教信仰功能,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十分突出,然而在旺盛的旅游影响下,同样面临着传统文化消解、形象蜕变、功能紊乱、声音混杂的困境,与意象中的庄严肃穆形成强烈反差,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与功能。如何弘扬多元文化、彰显民族地域特色,建构与城市形象、氛围相呼应的声音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环境—行为理论、场所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采用实地测量的方法获取夏河县老城区声学客观数据,首先,结合ArcGIS软件绘制声级地图,从时空角度归纳总结了夏河县老城区整体声景特征,其次对寺院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广场与滨水区声景做了详细论述。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声景空间特征:夏河县老城区声景空间呈现出明显的点轴空间格局的特征,印证了夏河县老城区是典型带状城市的特征与单街开发的模式;在居住区与寺院区等均质地域形成了声级低值区,在道路交通沿线与“结节区域”出现声级高值区;声级值沿着扎西奇街向两侧过渡时有明显的衰减趋势。(2)声景时间特征:夏河县老城区与一般县城相比具有典型特殊性,声景发生时间与僧侣、居民生活节律有一定的联系,老城区5时段的声级值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变化特征。(3)不同功能区声景特征:声景空间分布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相一致;寺院区、商业区与行政办公区均存在噪声超标的问题;寺院区声景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和周期性,是夏河县声景特色的承载体;塔哇社区属于典型的静谧空间,内部公共空间缺失;商业区业态类型多样,形成了基本稳定的声景环境,但标志声受到现代音乐声的影响;行政办公区声级值波动较大,且与人们公务式上下班时间相关。人们对广场、滨水等公共空间需求明显,但实际存在利用率不高、声景类型较为单一、活动类型单一的问题。基于上述结论,整体上通过调整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交通噪声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声景引导建议,不同功能区从声景营造目标、声级控制及具体措施三方面提出声景优化的建议。
其他文献
从国际融资租赁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阐述了融资租赁的合理性,进而讨论了对融资租赁定性的历史争论,并对国际融资租赁的国际性作了甄别。
<正>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实验,从内容、数量到形式都有较大的改革。把过去很多固定模式、统一装置、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界限,强调学生亲
对传统"芯模"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非抽芯的永久性模板的研究与应用和一种新型的模块式永久性"芯模"——GBF高强复合薄壁管,并指出了模块式永久性混凝土"芯模"在桥梁工程中
“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这也许是乡村农家最传统的待客方式。在胶南市大村镇特色旅游开发中,这种朴素的方式正如春风拂面,滋润着来自四面八方的
报纸
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的优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 ,其中涉及与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施工便捷等准则相关的诸多指标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在建立深基坑支护系
《少年时代》是由理查德·林克莱特亲自编剧并执导的一部剧情片。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德州小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父母所经历的人生变化。为了展示主要人物的自
2013年以来,笔者采用安徽省名中医,蚌医一附院陆文生主任医师,曾用中药内服及自制生发酊治疗斑秃的经验进行改良组方,用于临床治疗斑秃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长江中下游干流相对稳定的岸线变迁特征,形成了其丰富的岸线资源。随着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启动,岸线资源也将进入大规模开发。但由于岸线资源特有的特征,使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
建国以来尤其80年代以来,耕地在大量被占用的同时,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也在加强。本文分析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时间阶段,运用开发力度指标分析了空间演变特并在评价开发结构的基础
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由于其廉价、低毒及超顺磁等特性,已成为重要的一类磁共振造影剂。本文综述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方法,归纳总结影响粒径、结晶度和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