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发展自身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和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中国计划用20年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11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局年,如何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目前很多学者都着眼于产业组织理论,从行业层面上进行研究,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及发展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问题,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评价等。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在微观层面上,立足于会计理论,从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角度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股权结构、内部交易及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试图解决如下三个问题:其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隶属于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会怎样影响内部交易的发生?其二,该产业内上市公司内部交易的发生又会对其公司价值造成怎样的影响?是简单的单方向的掏空或支持吗?还是在股权结构的不同情况下对公司价值有更复杂影响?这一问题的探讨对监管机构明确对该产业内部交易的监管重点有重要意义。其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的股权结构情况下,具体类型的内部交易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具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企业集团控制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9年—2011年三年的数据,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内部交易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紧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进一步研究与该类产业关系密切的内部交易类型对公司价值的具体影响,从而为该类产业内部交易的监管提出更全面的建议。本文以微观经济主体即上市公司本身为出发点,从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角度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由于目前从微观角度对该类产业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股权结构、内部交易及公司价值进行概念界定,并以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控制权收益理论等对本文的研究进行理论论证;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设计,在充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本文想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确定了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阐述了变量设定及模型构建;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其分析,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交易的详细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最后一部分是研究结果及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和相关监管对策,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