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在小儿开胸术后镇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开胸术后疼痛的有效控制是临床急需重视解决的问题,胸椎旁间隙阻滞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容易掌握的区域阻滞技术,能有效控制开胸术后镇痛。局麻药——罗哌卡因的低心脏中枢毒性,不易蓄积的特性,更为这种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胸椎旁间隙阻滞在儿科应用很少,应用罗哌卡因单次注射或连续输注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资料缺乏。本研究为证实单次较高浓度较大容量罗哌卡因注射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选择后外侧开胸的3~12岁的病人6例,胸4~胸5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注入0.375%罗哌卡因0.7ml/kg观察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阻滞持续时间、阻滞节段数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抽取多个时点动脉血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罗哌卡因总体浓度,计算出Tmax,Cmax等参数。术后病人VAS评分大于6分时持续泵注0.25%罗哌卡因0.2ml/kg/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胸4~胸5椎旁间隙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0.7ml/kg后平均阻滞起效时间3min,完善时间10min,持续时间310min。阻滞节段数平均为8个,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无临床可见的心血管中枢毒性反应。1例病人出现双侧阻滞,2例病人穿刺过程有血管损伤,无气胸及全脊髓麻醉等严重并发症。Tmax30(5~60)min,Cmaxl.8737(0.3331~3.36)ug/ml,检测到的最高血药浓度为3.36 ug/ml。 结论:胸椎旁间隙阻滞可安全用于儿童开胸术围术期麻醉及镇痛,效果肯定,穿刺方法容易掌握,药代动力学参数提示血药浓度在安全范围,推荐0.25%罗哌卡因0.5ml/kg单次注射可作为临床常规使用方法。
其他文献
<正>2013年以来,新疆反恐怖斗争进入更加严峻复杂、更加尖锐激烈的"三期叠加"新阶段,暴恐活动由疆内向国内蔓延渗透,暴恐分子袭击手段方式有了新变化,自杀式袭击明显增多,人
<正>本案例是1名军校研究生面临毕业分配,获知上届师兄因分配到边远艰苦的单位,长期不能适应而受到处分,因此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分配到类似工作单位,整天提心吊胆、情绪低落,导
<正>1 爆炸实验爆炸实验的成功、失败等原因可用极限思想去分析。例如,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实验。在学生观察过教师做的演示实验之后,许多学生也想亲身体验一下。由于这
<正>先心病患儿手术或其他大手术时,需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和术中的输血、输液,以提高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右侧颈内静脉是最常用
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建筑事业良好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探究如何有效实施质量控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论证桩基施工对于建筑施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些先进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其中的3D打印技术在近些年就掀起了新的发展浪潮。在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化背景下,
设计了网状线路条件和多条列车径路条件下列车运行时刻表规划的网络分层并行算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了路网结构的分层节点表示法和列车时刻表的序列事件表示法。是将列车事件序
<正>成功教育的思想与方法源于前苏联和美国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实践,它最初是针对薄弱学校学习困难的学生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成
研究了锡一电厂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缺陷,及其对热力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机组产生严重威胁的生产背景。通过对水质资料的分析计算,比较并筛选了改造方案,制定了科学
介绍ZPW 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室内设备的模拟试验电路,包括电路构成、原理及 适用性分析,并对模拟试验中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