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画诗是中国古代艺术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它融通了诗歌与绘画,如同一座桥梁横跨于二者之间。唐宋时代我国诗歌达到了顶峰,绘画艺术也渐趋繁荣,两种艺术的发展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代表即是题画诗的兴盛。唐宋题画诗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功能,对以后的诗画创作理论和审美意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唐宋题画诗为研究的基点,从其历史文化渊源,蕴涵的审美功能以及对诗画创作理论和艺术鉴赏理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发掘出唐宋题画诗的深层审美意蕴。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着重说明唐宋题画诗出现的原因,从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发展要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西方美学强调诗画的同中之异,而中国美学则强调异中之同,中国绘画简约而富有暗示性,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继而成为引发诗人诗兴的重要审美对象,诗画抒情化的自觉追求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唐宋题画诗的出现。第二章介绍了唐宋题画诗主要分为人物、花树鸟兽和自然山水三大类,并对各类的特点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从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时空交错以及形、声、色、味、触的结合四个方面发掘出唐宋题画诗的审美功能体现。第三章重点探讨了题画诗对诗境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影响两个方面,诗情画意体现了绘画对诗境的拓展,最终促成“诗中有画”诗境的形成;而在这种浑然天成的诗画融合境界中,诗歌同样提升了绘画的审美品位,影响着画面内容和绘画形式,对“画中有诗”文人画境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一章分析了唐宋题画诗对中国绘画和审美理论的影响,对绘画中画家的创作心胸作了论述,并从审美鉴赏心境、审美鉴赏风格等方面对审美理论进行补充,最后总结对题画诗丰富并完善了中国艺术意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