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架上绘画的多重空间维度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ngl3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掀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会利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宇宙世界的认知,这其中包括对未知空间领域诸多探索。在绘画艺术的发展的进程中,透视空间与其他的表现元素相比较在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中显得格外重要。它使画面更接近于真实场景,让人物、景物、空间完美的并置在一起,特别是到了20世纪初立体主义绘画的诞生,出现了毕加索、勃拉克、格里斯等画家,多重空间维度的构图形式成了他们作品的主要载体,强调空间的心理暗示作用,多维空间的作用通过不同的具象、抽象表现方式展示出来,也直接影响到以后架上绘画的呈现方式的发展。多重空间维度是指在三维空间的坐标上,加上时间的概念,构成的四维空间。立体主义绘画放弃了单点透视的构图法则,从这开始大多数画家选择运用了灵活多变的多重空间维度的形式去表现宏大的叙事结构,特别是立体主义代表艺术家毕加索的作品,展现出了多元文化和多元艺术形式的巧妙融合,同时开创了现代主义艺术的里程碑。本文通过对多重空间维度在架上绘画表现的个案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在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并且结合相关艺术家和他们的绘画作品分析了其中多重空间维度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本文会结合作品图文详细分析多重空间维度这一种元素出现在这些艺术大师作品中的原因,任何一个艺术家的成就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学习成长经历,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相关艺术家的个人简介与他们的成长背景和作品中多维空间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解读,在研究相关艺术家作品中的多重空间维度这一论题时,我主要从他们作品的透视和构成上还有观念上进行结合的阐释,在他们的作品中这三种因素缺一不可,画面的所有透视空间元素都是配合作品的观念性、精神性的表达,这些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性格和意识当中。而他们那特有的表现形式造就了恢弘的艺术效果,最后谈到多重空间维度在绘画领域中的体现及意义,特别提到相关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对我自身的创作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对油画创作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其他文献
维米尔的绘画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座经典的丰碑,他的绘画中的各要素包括柔和的外轮廓线、精准的物体外形、无处不在的光点、微微颤动的光线以及对画面空间的秩序上的处理等方
期刊
“没骨”作为一种创作技法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在各类彩陶器具上,如鹳鱼石斧彩陶瓮等。张僧繇的“凹凸花”采用的也是“没骨”的创作手法。但直至北宋徐崇嗣时期“没骨”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且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广布于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其居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苗族总体上分为三个方言区:黔东方言区,湘西方言区
期刊
江南水乡风景画,是现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型,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以江南水乡人文景观元素为其主要艺术表现形象,以绘画移情、物我合一的写意精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