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机场鸟击防范对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击(birdstrike)是鸟类与飞机等航空器相撞造成飞行事件的简称。多年来国内外对机场鸟击防治作了一些研究,由于每个机场环境和飞机飞行等特点和规律存在很大差异,空军机场鸟击问题有其固有的特点,有必要针对空军机场实际,开展机场鸟击防治研究。论文回顾国内外机场鸟击防治研究现状,总结典型军用机场环境调研的方法和成果,利用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相关因子并进行排序,同时划分因子风险等级、机场危险区域,提出土地使用准则,利用生物学方法鉴定鸟击事故后的鸟的种类,明确机场鸟击防治的环境整治方法、技术防范等措施。   首先,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空军机场进行调研,均为期一年,主要调研机场鸟类组成、分布及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鸟类在机场及其附近活动主要因为是存在鸟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水源和栖息地,机场地区不同季节鸟类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动态变化的,鸟类种类分布与数量存在小区间差异和季节性变化。从统计和观察分析,大部分鸟类的飞行高度在100m以下,且在机场及附近频繁飞行,对飞行安全威胁较大。每个机场都有阶段性需要重点防范的鸟类。   其次,阐述模糊故障树基本原理,采用这一原理分析某机场鸟击飞机问题,通过建立鸟击事件故障树,求得最小割集,利用专家判别法、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等,分析计算各影响因子发生的概率,求得各因子概率重要度和相对概率重要度,对各因子进行排序,明确首先需要控制的因子,即鸟击防治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根据风险评价原理,利用鸟击飞机环境因子概率计算和排序结果,将环境因子划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四个风险等级,结合鸟击高度特点和飞机航线特征,将机场及附近地区划分为四类危险区域。对各类危险区域的土地使用,根据环境因子风险等级的不同,提出“禁用”、“严控”、“限用”和“可用”等相关准则意见。便于规范机场及附近地区土地使用管理行为,减少吸引鸟类的环境因子。   再次,通过空军机场四起鸟击事故中鸟类残留物的收集,利用羽毛结构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确定鸟的种类,增加事故处理的科学性,利于机场鸟击防治管理与运行人员采取有效的技防措施进行控制,也利于航空管理部门判别事故的具体因为,采取措施以减少鸟击发生可能性。   最后,在机场鸟击防范基本策略方面。分析机场环境整治这一长效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鸟类的食物、水源和栖息地来实现。探讨采取若干技术防范措施这一辅助性积极性方法,主要有场区巡查、猎杀、声音、视觉、化学药剂、物理驱赶等措施,同时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在防鸟击中的对策。   论文提出的机场环境调研方法、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因子风险等级、机场危险区域划分、土地使用准则意见、鸟类生物学鉴定方法、防治对策措施等一系列研究,将促进空军和民用机场鸟击防治发展,为保证飞行安全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人们在积极寻找新的代用燃料和探索新的燃烧模式。随着代用燃料使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气发动机因为其自身优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单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LED作为新一代绿色光源以其体积小,效率高,环保,耐用等显著的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光源在照明领域的地位。为了使光更集中更均匀地照射到目标面上,在LED封装即一次配
依托轨道站点功能定位进行站点换乘设旅布局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定位带来的设施供需差异分析来刻画功能定位与换乘设施布局的内在关联,从而指导站点换乘设施布局
通过分析和探讨强夯与强夯置换法的加固机理,了解强夯加固地基土的原理及强夯设计与施工时的各项参数,并结合工程实际加以应用与验证。由于地基土的性质千差万别,目前尚没有系统
交通冲突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非事故统计评价方法在很多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在交通冲突技术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上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机器视觉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在工业生产中,利用机器视觉,可以克服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在检查产品质量
运用UV-3101PC型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及FLS920型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一种新型超支化聚芴衍生物(HBPF)的吸收谱、荧光发射谱、荧光激发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随着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潮流,使FPC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又称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挠性印制板)迅速从军用品转到了民用,转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近年来涌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