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击(birdstrike)是鸟类与飞机等航空器相撞造成飞行事件的简称。多年来国内外对机场鸟击防治作了一些研究,由于每个机场环境和飞机飞行等特点和规律存在很大差异,空军机场鸟击问题有其固有的特点,有必要针对空军机场实际,开展机场鸟击防治研究。论文回顾国内外机场鸟击防治研究现状,总结典型军用机场环境调研的方法和成果,利用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相关因子并进行排序,同时划分因子风险等级、机场危险区域,提出土地使用准则,利用生物学方法鉴定鸟击事故后的鸟的种类,明确机场鸟击防治的环境整治方法、技术防范等措施。
首先,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空军机场进行调研,均为期一年,主要调研机场鸟类组成、分布及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鸟类在机场及其附近活动主要因为是存在鸟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水源和栖息地,机场地区不同季节鸟类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动态变化的,鸟类种类分布与数量存在小区间差异和季节性变化。从统计和观察分析,大部分鸟类的飞行高度在100m以下,且在机场及附近频繁飞行,对飞行安全威胁较大。每个机场都有阶段性需要重点防范的鸟类。
其次,阐述模糊故障树基本原理,采用这一原理分析某机场鸟击飞机问题,通过建立鸟击事件故障树,求得最小割集,利用专家判别法、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等,分析计算各影响因子发生的概率,求得各因子概率重要度和相对概率重要度,对各因子进行排序,明确首先需要控制的因子,即鸟击防治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根据风险评价原理,利用鸟击飞机环境因子概率计算和排序结果,将环境因子划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四个风险等级,结合鸟击高度特点和飞机航线特征,将机场及附近地区划分为四类危险区域。对各类危险区域的土地使用,根据环境因子风险等级的不同,提出“禁用”、“严控”、“限用”和“可用”等相关准则意见。便于规范机场及附近地区土地使用管理行为,减少吸引鸟类的环境因子。
再次,通过空军机场四起鸟击事故中鸟类残留物的收集,利用羽毛结构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确定鸟的种类,增加事故处理的科学性,利于机场鸟击防治管理与运行人员采取有效的技防措施进行控制,也利于航空管理部门判别事故的具体因为,采取措施以减少鸟击发生可能性。
最后,在机场鸟击防范基本策略方面。分析机场环境整治这一长效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鸟类的食物、水源和栖息地来实现。探讨采取若干技术防范措施这一辅助性积极性方法,主要有场区巡查、猎杀、声音、视觉、化学药剂、物理驱赶等措施,同时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在防鸟击中的对策。
论文提出的机场环境调研方法、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因子风险等级、机场危险区域划分、土地使用准则意见、鸟类生物学鉴定方法、防治对策措施等一系列研究,将促进空军和民用机场鸟击防治发展,为保证飞行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