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资政院——以《申报》的视角为中心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fdf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俄战争的刺激是立宪运动走向高涨的最主要原因证明了立宪胜于专制的世界“公例”,促使政府和人民的梦醒。  19世纪70年代,中国就有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发展的非常缓慢。至20世纪初年,由于抵制外国货物和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政府的鼓励,方获的较为迅速的发展。新式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商业的繁荣,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基本队伍的扩大,使其成长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倡导商民在省会和商业繁华地区设立商务总会,中小城市设立商务分会,村镇设立商务公所,加速了资产阶级的凝聚。  资政院是了解清末政治、经济、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资政院的设立本身就是当时社会变迁与社会矛盾的产物。本文以《申报》的报道作为基本史料,从《申报》的报道来看资政院的运作情况。通过运用《申报》资料,对资政院功能、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对资政院有较深入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资政院的组织与概况,以及资政院做为一个新兴机构所具有的职权范围。  第二章主要考察了资政院在整个晚清行政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各部门尤其是宪政编查馆的关系。并介绍资政院议员的构成:钦选与民选议员的选举方法和到会实际情况。  第三章主要是通过三个最有典型意义的议案来说明钦选议员与民选议员之间的斗争,进而反映出清末立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之间的斗争,和由此反映出来的清末复杂的政治形势。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爆炸发生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仪表安装管理经验进行进一步阐述,从而为将来预防爆炸现象的发生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爆炸发生的条件 正压通风 本质安全法 危险场所分级 防爆标志  我们从事石油化工行业仪表施工过程中,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就是仪表的防爆,任何施工的管理都必须要优先考虑如何防止爆炸的发生,所以,我们首先要探索的就是爆炸发生的条件。当下列三个条件同时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