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3个试验研究了不同支链氨基酸组合对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种群区系的影响。明确了在不同精粗饲料比条件下BCAA(Val、Leu和Ile)的最佳适宜添加比例与组合效应,阐明了BCAA对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绵羊瘤胃消化代谢和整体消化的影响;揭示BCAA组合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纤维降解菌生长的影响。试验一:本试验利用体外发酵培养技术和正交试验设计,在饲料精粗比20:80、40:60和60:40的饲喂条件下,研究额外添加BCAA的16种组合对绵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精粗饲料比20:80时,异丁酸和戊酸浓度随着Val水平的增加而呈显著升高(P<0.05);异戊酸浓度随着Ile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底物精粗饲料比40:60时,异丁酸浓度随着Val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戊酸浓度随着Leu、Ile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当Val添加水平为0.67 mmol/L时,异戊酸浓度最低。底物精粗饲料比60:40时,异丁酸主要受Val的影响,随着Val水平的增加异丁酸浓度显著增加;异戊酸浓度受Leu和Ile的影响,戊酸浓度受Val和Ile的影响。3种不同发酵底物中添加BCAA组合对pH、NDF降解和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试验二:在试验一的基础上,饲料精粗比20:80的饲喂水平条件下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Val、Leu、Ile添加水平0.67、0、0.67 mmol/L(组合1),0.67、1.33、2.00 mmol/L(组合2),0.67、2、1.33 mmol/L(组合3)对绵羊瘤胃发酵各参数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组合BCAA的添加对乙酸、丙酸、丁酸、TVFA、pH及其他营养物质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合2的添加使异丁酸、异戊酸产量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使P保留率、NH3-N浓度在各个采样时间均高于其他组。组合3的添加使NDF、TVFA日均浓度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三:在试验二的基础上,利用PCR-DGGE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添加BCAA组合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CAA组合改变了瘤胃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的构成,对细菌中Victivallis、Bacteroides、Butyrivibrio,真菌中unclassified Eurotiales sp.的丰度影响差异显著,3种不同组合BCAA的添加均有提高绵羊Succiniclasticum丰度的趋势。当Val、Leu、Ile添加水平为0.67、2.00、1.33 mmol/L时,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的丰度提高了34.88%(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精粗比20:80的饲喂水平下,额外添加Val、Leu、Ile的浓度为0.67、2、1.33 mmol/L时,在体外使DM、NDF降解率达到最大;在体内,通过提高丁酸弧菌属、降低食物谷菌属、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改变了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