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文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应当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英文写作是听、说、读、写四项英语技能中最难掌握的,因此一直以来都为中外英语教师所关注。本文目的在于探究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语篇层面的语际影响。结合语言迁移理论以及对比修辞的方法,本次研究整体把握二语写作,试图展示第一语言背景下的文化习俗和写作习惯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从认知角度,母语中的写作与修辞习惯会影响二语的写作输出,即此时发生了语言迁移的程序性迁移。在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层面的三个不同点(主题句,语篇发展模式和连贯方法)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以下5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研究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的不同表现,用以探讨这种语际影响的程度。问题1: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学生偏爱使用直线型语篇发展模式还是隐晦型发展模式?问题2: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是否存在主题句?问题3:如果存在主题句,在文章中什么位置?或文章属于演绎型还是归纳型?问题4: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是否使用了指代、连接和词汇的方法使文章连贯?如果学生使用了它们,是否使用的恰当?问题5:在以上三个层面中,大二学生的英语习作水平比大一学生是否有所提高?本研究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样本选取原则,从内蒙古科技大学筛选出能够显示二语作者复杂思维的64篇非英语专业学生(一到二年级)习作。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手法得出较为信服的结果。在定量研究中,作者使用SPSS软件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以具体实例予以说明。在定性研究中,为了给定量研究的结果提供更为深入的依据,作者对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进行了访谈。整体研究旨在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不合理的逻辑表达和连贯方式及其原因,以期能对英语写作的教学有所裨益。通过研究学生写作中语篇层面由母语影响造成的非英语特征,作者指出语际影响是二语写作学习和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写作不仅仅是词汇,语法或语篇模式的单纯体现,而是一种蕴涵特定文化的思维活动。无论学生语言水平的高低,在英语写作中依赖汉语思维模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本次研究的教学启示即英语教师应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社会文化方面的意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写作思维逻辑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