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教育体制民主化、教育过程终身化、教育职能多元化、教育结构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教、学并重,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方向转化。大学生的学习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贯穿于整个校园生活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构建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大学校园环境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校园实体环境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为本文的提出问题部分。明确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大学在校园环境现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提出构建并提升大学校园场所精神,营造大学生喜爱的校园环境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第二章对于何谓场所、何谓场所精神及场所精神特征等基础理论问题分析并解释。
第三章回到本文的研究主体大学校园,结合大学的理念与精神价值等,与广义上的场所精神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得出大学校园中场所精神的三个特点,分别为大学校园的环境视觉意象、大学生的心理行为效应及大学历史文脉。并结合调研结果,一一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构建校园场所精神的规律。
第四章为本文的解决问题部分。总结了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构建方法。空间的合理规划是构建场所精神的重要基础;情感的输入是构建场所精神的重要方式;自然因子的引入构建场所精神的重要方法;交往行为的引导是提升场所精神的有效途径;细节的处理则对构建场所精神必不可少。